ELLE项目第十一年:

中美校长交流十一载,今朝广州同堂再论道

2016-03-30 17:37:24

3月23日,网络直播将教育界的目光聚焦到由我校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主办、广雅中学承办的“中美中小学校长教育领导能力学习与交流”项目(Educational Leadership Learning Exchange,简称ELLE项目)第21期中美校长高端论坛上,这场论坛为已经迈入第11个年头的ELLE项目掀起另一个高潮,各大媒体的关注让中美教育的差异以及相互借鉴与交流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回首本次ELLE项目的第11次旅途,我校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与美国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共同为美国校长联合设计的课程让美国校长再次感受到ELLE能够持续11年而不减的魅力。有美国校长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Life Changing Trip (改变人生的旅途)。

课程模块总体构成

 

校长论坛:原来美国校长也在“带着镣铐跳舞”

校长论坛由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院长王红教授和范德堡大学皮博迪教育学院David Laird教授共同主持,围绕“课程创新与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这一主题,引导中美学者、教育同行深入思考、激烈碰撞。

面对课程创新,美国校长比中国校长遇到的阻力更小,因而更有勇气吗?相信很多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认为只有中国的教育体系才会以考试分数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导致中国的校长和老师们在课程创新上举步维艰,而美国却拥有开放自由的教育,因此美国学校的课程创新会比中国更容易实现。然而,在中美校长论坛上呈现出来的数据结果却推翻了这种想法。

美国校长不敢牺牲分数的统计结果图

 

本次论坛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把中美校长进行混合分组,使用先进的即时应答投票系统对相关案例的问题选项进行现场选择,即时呈现两国教育工作者观点差异的数据统计结果。各小组内进行自由讨论,辨析差异化答案的原因所在,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并请中美教育专家给予反馈。

当中国校长和老师们抱怨我国的教育系统对分数的过度推崇导致课程创新举步维艰时,美国校长们的分享让大家陷入沉思。在美国,分数同样给校长和老师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有着更大的杀伤力,因为,如果分数业绩不好,美国的校长和教师不仅仅是面临着奖惩而是面临着丢掉工作!这种状况让我们的老师校长们心里“平衡”不少,原来美国校长也有“带着镣铐跳舞”的无奈和艰辛。

主持人王红教授和David Laird 博士的点评却让大家心里的“平衡”再次“失衡”:同样都有分数的压力,为什么美国的校长和老师们却始终践行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以课程创新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呢?看来,分数的压力并不是阻碍课程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根本,真正的阻力来自我们内心的恐惧。所以,面对现实,我们并不能期望没有压力,而是在压力之下更加“智慧”和“勇敢”!正因为分数对每一个人都重要,而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各不相同,所以,教师和校长更应该坚定不移地推动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建设。

论坛的激烈碰撞和相互共勉让与会的校长和老师们一致认识到,分数不应是“镣铐”,而是激励校长和老师们在改革创新道路上前进的鼓点。正因为责任之重大,牵涉之广泛,意义之深远,校长们在课程改革和创新过程中更应成为勇敢的决策者和坚定的推行者,以智慧和勇敢激励教师提升课程领导力。

Panel Discussion

 

同课异构:中美同台论教,差异启迪深思

美国校长来访期间,分别在广雅中学和东风东路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通过中方和美方教师针对同一课题分别授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中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启发双方的思考和讨论,提供互相学习的好机会。

在广雅中学的“社会慈善”一课上,中方教师侧重概念的陈述和课堂进度的结构化,通过呈现历史数据和事例,让学生理解到做慈善事业的重要性。美方教师则侧重行动的号召,强调“慈善”不一定与个人的财力相关,而是从小事做起,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

 

广雅中学张道风老师的课堂

由此体现了中美教育理念的差异,美国的教育更多地关注到公平性,课堂设计处处考虑到不同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的学生心理,在社会慈善方面,尽量不让客观因素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美国校长Marrkus Marshall的课堂

东风东路小学数学算术课的“同课异构”呈现出更多的是教学方法的差异。中方教师课堂上经常使用的是集体提问,多是有着明确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一起回答。然而美方教师则更多地给予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提问的问题往往没有客观正确的答案,鼓励学生突出个性,畅所欲言,勇敢表现。

东风东路小学王华艳老师的课堂

这些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背后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差异?如何在大班额之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了解是否每一个学生都达成了课堂教学的目标?课后的听课评课再次引发了大家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深思。

美国校长Adam Wicker的课堂

 

影子校长:如影随形,深度对话

美国校长们深入17所中小学校进行“影子校长”学习,通过全方位地跟进中国校长的工作开展,他们有机会体会到中国校长在不同的体制下,面对更庞大的师生群体所采取的差异化管理模式。如影随形的跟踪学习,让美国校长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发展、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了解了中国校长如何开展行政工作,如何与师生交流,如何推进校本课程建设。

在影子学习过程中,中国校长毫无保留地展示其工作的常规状态,过程中也会和美国校长进行探讨。这种贴身的学习和分享,拉近了中美校长间对话与交流的距离,帮助双方在观察与讨论中对比中美教育的异同,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思想,并建立深厚的友谊。

影子校长全方位跟踪学习

 

文化体验&家庭访问:跳出教育看教育,无处不是好课堂

除了紧凑的学习和研讨,ELLE项目的一大特色是“跳出教育看教育”,本次来访的美国校长们有机会分别进入到9位校长和老师,以及8位学生的家庭进行访问与互动,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家庭的文化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美国校长深入小学体验粤剧文化

美国校长一行还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先后到东莞的松山湖机器人孵化基地,广州的越秀公园和陈家祠等地考察,既参观我国高端前沿的科技,又体验古老的岭南文化,在惊叹于中国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极大推动之余,美国校长们还深深地感动于中国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进入学生家庭访问

 

项目套接:ELLE搭桥梁,领航工程齐飞翔

今年ELLE项目的亮点之一是成功地把美国校长在华培训与国家级高端校长培训项目(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巧妙套接,让国家教育部名校长培养对象及其团队参与到美国校长的培训环节当中,既为领航工程的校长们提供与美国校长深度对话的机会,充分放大高端国际项目服务校长专业成长的资源价值,领航校长们卓尔不凡的教育追求也为中美双方的探讨引入更高端更前沿的教育思维。

除了领航工程华南师大基地的8位校长以外,教育部领航工程人大附中培养基地负责人、党委书记周建华带领该基地领航工程培养对象刘浩校长、唐江林校长及其微团队,以及领航工程北京师范大学基地的孙广杰校长及其工作室团队成员深入在广雅中学、东风东路小学开展的“同课异构”及评课议课中,并针对中美教育观念和培养目标的差异提出独特的见解。华南师大基地的领航学员、成长于湖南永州农村马坪学校的改革先锋周大战校长以及南昌19中朱毛智校长在中美校长论坛上的发言让大家感受到领航校长的改革勇气和行动力,既坚定了领航校长们的改革信念,又为广东校长践行改革做出了榜样,让美国校长对他们十分敬佩。

 

持续双向国际交流,搭建高端合作平台

ELLE项目是由华南师范大学、美国范德堡大学以及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公立学校系统三方于2005年11月通过签订合作协议而共同确定的,是目前国内教育界唯一持续的双向国际交流项目。截止至2016年2月,中美双方已圆满完成了20次互访培训,共有289名中国中小学校长和170名美国中小学校长参与ELLE项目的交流与培训。

本次第十一批来自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19位中小学校长,在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的专家教授们和美国范德堡大学的David Laird教授的带领下,在广州完成了为期10天的学习培训和学术交流。除了备受瞩目的中美校长论坛和同课异构之外,还和中国的教育同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教育体系”,“核心基础思维课堂”等热门话题,共走进了广雅中学、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华阳小学、石牌小学、东风东路小学和海珠实验中学等共23所各具特色的中小学校和17位校长老师和学生的中国家庭,学习内容之丰富,辐射之广泛,考察之全面,探讨之深入,都是ELLE项目能够持续顺利地走过11年,并在国内乃至美国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强大保证。

 

美国校长在华南师大孔子像集体合照

 

 

作者/通讯员:张裕瑜 | 来源: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