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尖上流淌过的岁月

2014-09-17 17:39:41
专题大学草坪

清晨,草坪上的露珠倒映着晨读的学生身影;黄昏,小草们静静聆听那三五知己诉说着烦恼;星夜,草坪上的虫鸣声和着聚会的欢声笑语,交汇成一首首快乐的协奏曲……草枯草荣,大学里的草坪从不言语,也从不厌烦地聆听着一代代师生或愉悦、或忧伤的故事,收藏着段段美好的青葱回忆。

清新草香,飘过时光

1987届校友叶巧灵,现任职于台山某中学。谈起学生时代,叶巧灵最难忘的还是那些在草坪上的时光。“以前校园里有两个湖,一个叫东湖一个叫西湖,湖边都有一小片草地,我们几个女生经常去饭堂打好饭,端到西湖边的草地上,一边喂鱼,一边聊天吃饭。”对叶巧灵来说,那是她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当时校园建筑还没那么多,草坪都是整片整片的,被修剪后的草坪所散发着清新香气,弥漫在空气里。在夏天的晚上,许多人都躺在草坪上,享受着凉风,看着星星,倾诉心事。 ”

每到中秋夜,叶巧灵和舍友们就在草坪上铺上一层塑料膜,围圈而坐,分享着各自家里寄来的月饼,一同望向天际的明月。“上大学的第一年中秋,我们吃着月饼,突然就想家了,几个人就抱在一起稀里哗啦地哭了起来。”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1978年毕业于物理系的校友李小文认为,那是一段弥散着青草味与梅花香的美好回忆。“以前娱乐活动很少,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那时西区草坪上还有几棵梅树,我每天跑完步就坐在草坪上,倚着梅树读起书来。”李小文笑称,梅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读书效率最高的时候。

“当时学校有个露天电影场,每周都会放映一部电影,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我至今还记得那时的青草味和虫鸣声。”李小文现留校任教于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谈起那段岁月,我们依稀在他的脸上找回当年那张青涩的面孔。

草坪之上,思想碰撞 

大学草坪,不仅给师生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更是师生们谈心、探讨学术之地。绿茵茵的草地衬托着湛蓝的天空,顿时让人胸怀开拓,心灵安静下来。曾历任华南师范学院教授、教育系主任、副院长的汪德亮十分推崇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教育理念,常常跟学生不分彼此,在草地上席地而坐,探讨着各种新鲜的学术话题。 

1932年5月,汪德亮在国立武汉大学哲学与教育学会上的演讲中曾发问:“在今日纷乱的中国,除了大学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使我们很冷静地想想中国的将来?假使大学生放弃了这个责任,我们把这个责任交给谁呢?”

“大学就是个讨论新思想、试验新思想的地方!”汪德亮的语重心长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口头,在华师任教期间,陶行知雕像旁的那片草坪正是汪德亮曾经与学生、同事交流新思想的地方。汪德亮去世前唯一的遗愿,就是希望将骨灰埋在陶行知雕像旁边的木棉树下,永远守护着这片自己曾经深爱着的草坪,见证他曾努力推行的大学精神在华师代代相传。

在阿豪看来,草坪应该是大学生进行思想碰撞的地方,柔软的质地和清新的草香会让大家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阿豪说,他与社会学老师常常人手一罐啤酒,坐在草坪上畅谈社会民生与国家时政。“学生政治教育与社会公益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阿豪说,每次和老师聊完后,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入,有时觉得老师说得不对,两人的聊天就变成了辩论。

“有时,我们也会带上乐器,聊天之余还一起演奏,我弹吉他,老师打非洲鼓,演奏还吸引不少人的围观。”阿豪自豪地说,他与老师的关系,与其说是师生,不如说是一对铁哥们。

草地活动,见证青春

在大学草坪上,更是常见学子们自发的活动,无拘无束、没有门票和身份的隔阂。在去年9月的一个晚上,一课北座前的大草坪就见证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草地音乐会。没有绚丽的舞台,没有宏大的歌星阵容,没有震撼的音响效果,草坪上坐满了来自不同年级、学院,甚至是不同学校的学生。所有人都在排队点歌和唱歌,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结束。

“以前从来没有办过一场真正属于自己和朋友们的活动。”说起举办草地音乐会的初衷,活动主要发起人、旅游管理系2009级学生李培的语气中,流露出一股激情与骄傲。“筹备时考虑到如果来的人很少,就当是一次朋友间的普通聚会,结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这场音乐会大家都可以参与进来,不管你唱得好不好,只要你热爱音乐,这里便是你的舞台。”音乐会的另一组织者兢茹说。在李培和兢茹的眼中,音乐并不仅仅是单向的收听,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方式,而草地恰好能够为热爱音乐的人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

草坪也见证了学子们寄托感情、践行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华师学子自发在文化广场、校道、草坪等地方,举行各种形式的追思活动,点燃寄托哀思的蜡烛,为汶川地震中死难者缅怀,为受灾人们祈福。

作者/通讯员:江晓峰 周嘉华 曾芸嫔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