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支教团在罗甸的志愿征程

2014-10-26 16:55:01
新闻视角

2013年7月27日,六位来自不同专业、互不相识却又同样心系“志愿”的应届研究生,组成了华师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团,在经过多次培训后,踏上赴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的为期一年的志愿支教征程。

初遇困难,他们措手不及

他们被安排在县里最好的罗甸民族中学,主要担任高一的教学工作,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美术和体育6门课程,此外还兼任正副班主任或办公室、政教处助理。

队员李燕妙负责物理课程,教5个班的课,同时兼任另外一个班的副班主任。每班3节课,一周下来就是15节课,再加1节班会课,就是16节,这还不包括每个班每天晚上2个多小时的晚自习。教学工作繁重, 他们只能一边上课一边备课,其他队员也大致如此,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支教队员池志阳说:“我的喉咙从每周四开始沙哑,周日休养一天,略有好转,又开始新一周的沙哑。半年过去,我母亲都认不出我的声音了。”

生活上,队员们还遭遇了语言、饮食方面的差异。罗甸居民以布依族和苗族为主,一些偏远山村的村民完全不会说普通话,队员们要和他们交流,只能靠学生在一旁翻译。此外,贵州人喜食辣,队员们对辣椒的不适和不定时吃饭,让他们很多人都得了胃病。

然而,队员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学生的基础薄弱。支教队队长谢露诚描述:“我们可能不会想象到,做一个简单的食盐水配制实验,却引起高中学生的强烈反应,因为他们没有见过;我们更不可能会想到一个即将参加升中考的学生,1+1等于几还要思考好一会,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没完全掌握。”

队员们了解到,许多高一的学生,连圆的周长计算公式都不懂,甚至直言“学数学和英语就是在学天书”。贵州罗甸县的教育情况,让队员们很震惊。

面对挑战,他们各出奇招

学生的基础如此之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队员们调研发现,归根结底还是罗甸县教师资源的匮乏。在这里,一名老师通常身兼语数英3门课甚至多门课,只能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考虑学生是否听懂了。

在罗甸县班仁乡,学生缺课、退学现象十分常见。初中阶段,每高一个年级,学生数量就减少1/3,老师经常需要去把旷课学生请回教室。队员郑雄文感慨:“每天手机都会不定时响起,状况百出,学生请假的理由除了感冒头痛,还有想赶着班车回老家拿米、某亲戚生病需要学生去照顾、弟弟妹妹失踪了等。” 

据队员调查,退学的学生中,一部分人是因为家庭贫困而不得不辍学,另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不清楚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而离开。对于这座大山里的孩子而言,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资助,更需要精神上的灌溉。

面对严峻的挑战,支教队员尝试不同的招数,逐渐摸索到一种针对山区教育的方法——寓教于乐。教历史的队员通过有趣的历史故事来引入课堂;教物理的队员引导学生走上讲台复述上节课学过的内容,用番茄电池、“鸡蛋撞地球”等小实验来激发兴趣,以更多的互动活跃课堂,也唤醒孩子的学习热情。

去年10月,队员们自发准备、自行联系,为孩子们举办一场学业动机指导讲座,围绕着为什么要读书这个关键问题,从读书有什么意义,考上高中并非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等几个方面一一展开,为孩子们详细讲解。队员们希望,通过讲座或者劝说的形式,能够为扭转退学之风提供助力。

感情日深,他们传承接力

素不相识的6个人,经过一年的相处,如今已亲密如一家人。他们不仅收获友情,还收获了当地孩子们的感情。队长谢露诚说:“每到周末,身在异乡的我们并不感到孤独,因为我们有孩子们的陪伴,一起谈心,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度过周末。”

“我感觉在这里支教与实习完全不同,同样的忙碌,但不同的是初衷。实习目的性太强,出发点都只是为了将来能够找一份好工作,只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设计上,而不会花太多功夫去跟学生交流。”队员杨惜珠说,“只有了解学生真正需要的,才能搞好教学。”

一年来,队员们的足迹不只停留在教室里,也走入当地的福利院。队员们了解到,福利院的大部分孩子因为设施、书籍匮乏以及学校师资力量有限等问题,无法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于是,他们一方面针对性地为孩子们开设“阳光辅导班”,通过小班教学,帮助他们掌握好高一阶段几门重要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又通过华师校青协,向大学生们广泛收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课外读物和工具书,帮助解决当地教辅资料的匮乏问题。

还有3个月,第一批队员就要离开这个生活了近10个月的地方。早在去年12月份,第二批支教队员已经选拔完毕。在他们离开之后,第二批队员,将接过接力棒,继续把罗甸县的支教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作者/通讯员:庄艺瑾 杨玄一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