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与广西北海市教育局举行“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双方将通过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新生态。我校文科资深教授、高研院院长莫雷,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友芳,高研院常务副院长张卫、副院长林闻凯,以及北海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祥吉,副局长沈恒,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谭黎明,北海市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所所长罗德凤和基地学校校长等出席了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沈恒主持。
李祥吉在致辞中衷心感谢华南师范大学长期以来的大力支持和专家团队的倾心指导。她指出,“本源性学习与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北海,是北海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这一合作既彰显了高校智库赋能地方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更开启了北海教育借智登高、借力突围的新征程。下一步,北海市将充分依托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优势与专家资源,全力推进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实质性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水平。
陈友芳在项目介绍中指出,本次与北海市开展的项目合作实践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主导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寻找不变的世界;第二阶段为进阶体系与多维教学评体系构建;第三阶段为形成基于关键问题解决的本源教学体系。合作过程中将采取为每个学科配备两位学科首席专家引领推进的方式,为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提供有力支撑。他表示,该项目将通过三年建设周期,探索“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高效、教学质量提升”的创新路径,力争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莫雷深入阐释了本源性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涵与实践价值。他指出,此次校地共建实践基地是贯彻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的突破性实践,标志着校地协同创新的深入推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次合作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开辟了新路径,通过搭建高水平教育科研合作平台,实现教育理论研究与地方教学实践的有效转化,助推北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签约仪式后,莫雷为北海市教师作了题为《基于学科素养的考试改革与命题方案研究》的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我校在高考改革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他从高考改革理念与思路、高考改革考试方案构建、高考各科命题方案设计、基于素养课堂教学结构的延伸研究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为现场教师理解高考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悉,本次合作基地学校包括北海中学、北海市第七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北海附属中学、北海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及合浦县廉州中学等五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