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她们去国外当志愿者

2014-09-08 15:18:20
学人在旅

编者按: 

AIESEC(埃塞克:国际经济学商学学生联合会)成立于1948年,是全球最大的学生组织。它是一个旨在为青年人提供发掘自我潜能、提供发现和发展自我潜能机会的学生组织,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国际实践的机会,激发领导潜质,培养学习创新力以及社会责任感。2011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两名学生April和Lillian通过网络向AIESEC申报,并经过层层面试考核,分别获批去印度和土耳其做志愿服务。

 

2011年暑假,大二学生April独自一人背起行囊,登上飞往印度斋普尔的飞机。她不是去旅行,而是去完成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在50天里,她将和其他国家的志愿者一起生活和工作,到高校进行环保主题演讲,进行“Global Village”文化交流活动,以及到教育机构教高中生中文。 

与April不一样,大三学生Lillian去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在一家儿童康复中心做志愿者,工作内容包括照顾当地残疾儿童、教当地儿童英文和中文。

印度的大饼生活与土耳其的“host family” 

斋普尔 尔是一个素食的城市,April基本没有吃过肉。April笑称,每天都在吃饼,蘸上各种用蔬菜做成的酱,而且只能用手抓来吃,是名符其实的“手抓饼”。 

生活习惯的差异也是她面对的问题之一。“很多外国人都喜欢参加派对,很晚才回来,早上洗澡,我常常被洗澡的声音吵醒。”印度英语浓重的口音,也让她常与别人沟通困难,“我必须学会去适应。”April笑着说。 

Lillian住在加济安泰普的一户host family(寄宿家庭)。“晚上,‘爸爸妈妈’一边看新闻,一边和我聊天。他们不会英语,于是我们就在电脑上用谷歌Translation交流。”想起那些用键盘交流的日子,Lillian忍不住笑起来,“当人们愿意交流时,就有办法理解彼此。”每天,“爸爸妈妈”会准时叫Lillian起床,载她去上班。“host妈妈甚至问我需不需要零用钱”,每次Lillian都会委婉拒绝“妈妈”的好意。 

当地人很少见到亚洲人,Lillian走在大街上,回头率相当高,很多人会比划着要跟她合影,Lillian总会不失时机地宣传中国文化。更让她感到自豪的是,在当地的“Global Village”活动中,中国展区最受欢迎。当地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中国旗袍和纸币,品尝中国茶叶,学着使用毛笔和筷子,“他们还让我们把毛笔字写在手上,觉得很像刺青,很漂亮!” 

印度学生的专注与态度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April发现印度大学生非常自信和专注。在她看来,印度高校与中国高校有很大不同:首先是高校一般位于偏僻之处,学生的学校生活也不是很自由;其次是课程注重深度,学生对一些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知之甚少。April曾和一个理工科学生交流过,“他不知道当时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不知道肯尼亚在非洲,但当谈到电子知识时,他变得非常专业,侃侃而谈。” 

在April印象中,印度学生的学习态度非常好。当她去高校做环境保护主题演讲时,刚一进门,全场印度学生都很庄重地站起来,表示欢迎和敬意。在演讲过程中,印度学生都在认真地聆听,没有人交头接耳或睡觉,也没有人玩手机。这种尊重让April非常感动。 

体验不同文化,收获大视野 

“你真的是要走出去,才知道外面究竟是怎样的。”在看了印度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后,April便萌发去印度的想法。但为什么选择做志愿者?April解释道:“如果去旅游,我可以去东南亚、西欧,但不会有机会也没有勇气去一个比中国还落后的国家,去一个我不怎么了解的城市。” 

在印度期间,April曾经和外国人因为金钱纠纷而争吵,也曾经为了帮助别人而进过印度的警察局、看过印度的监狱……因为遇到很多难题,当结束项目回国时,在April看来,世界上已没有什么她过不去的坎儿。“最大的收获,就是整个人视野大了。我开始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开始去关心周边的世界。”

“在国外,你会见到不同的人,体会不同文化,这对人生会产生怎样的改变,你真的不确定。” Lillian说,这是海外志愿者之行的最大收获。

作者/通讯员:牛佳欣 庄艺瑾 麦东豪 | 来源:未知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