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90周年校庆,10月7日下午,基础教育学院于汕尾校区举行本科生兼职教授与导师聘任仪式暨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该活动系响应党的二十大“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教育公平”号召的重大举措,分为两场,上半场为导师聘任仪式,下半场为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
出席聘任仪式的有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教学科研办主任刘大军,基础教育学院院长黄甫全,专家教授饶淑园、杜德栎,教师阮婷婷、刘晚亭、刘美辰、张洁,以及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珠海、汕尾的70位新任兼职教授及导师。
一、聘任仪式谱新篇
扬帆起航——领导致辞
刘大军主任引据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出,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为教育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也对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肩负特殊使命的师范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基础教育学院的所有本科生能够向各位兼职教授与导师学习,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师范专业能力、思想政治修养和师德修养,深化并丰富对教育的认知理解和实践方略。
铮铮宣言——代表发言
来自汕尾市城区香洲街道中心幼儿园的黄春鸿老师向兼职导师和同学们提出了期望:师范生不缺学习和工作热情,但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大学中和见习实习时积累经验;兼职导师要坚持灵活带教模式,坚持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材施教。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黄春鸿老师表示见习基地将尽全力提供场地器材,促进准教师与兼职导师携手共同成长。
来自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的曾陆军老师教导师范生们一方面要在一线教学中多倾听学生声音,为学生提供关怀,向有经验的教师虚心学习;另一方面,要在大学当中注意适应新角色,多向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方法和人格修养,抓住机会迅速成长。最后他殷切期待师范生们能够不待扬鞭自奋蹄,永葆华师大的生机活力,积极推进岭南地区基础教育蓬勃发展。
明志为匾——牌匾授予
大会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汕尾的26所小学和15所幼儿园颁发聘书与牌匾,授予这41所学校和幼儿园为“华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基地”。
黄甫全院长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和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入手,分享华南师范大学坚持跨校联动机制,完成教育改革革新任务并发表高水平专著,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成就。他指出,要引领广东及岭南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师范生和大学教师就不仅要能够走上大学讲台,也还要能够和一线教师协同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院长最后勉励基础教育学院的师生和兼职教授和导师们,不必担忧任重道远,应携手共进。
二、携手卓越培新才
下半场的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会场开展,每场论坛均有四位兼职教授或导师做主题报告,来自基础教育学院相应专业的教授、老师和学生参与了交流学习。
(一)指路领航——优作报告学前教育篇
在学前教育分会场,来自汕尾市第三幼儿园的刘碧芬园长以“如何因地制宜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如何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如何丰富幼儿园自主游戏的形式和内容?”这三个关键问题引入,分享幼儿园开发的角色扮演、汕尾特色美食擂茶制作、皮影戏台制作、模拟舞狮表演等一系列彰显本土特色、含本土文化精髓的游戏。刘园长借此说明:充分挖掘、收集本土特色资源,合理规划游戏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多元化、创造性、趣味性的自主游戏,这就是汕尾第三幼儿园对一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的回答。
东莞市寮步镇实验幼儿园代表吴慧君老师就“家园社”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做分享。她提到,“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有关幼儿园工作各类文件的颁布,为家园共育提供了全新的挑战与发展契机。在此背景下,寮步镇实验幼儿园开展了“家园社”协同育人“5+1”平台建设。“5+1”指的是依托“互联网+家园社”平台,夯实标准层、实施层、资源层、机制层以及评价层等五层结构建设。吴老师以家长学校为例,从建设思想、课程体系、三大设计原则、四大实践板块着手,为在场师生生动讲解了该平台如何实施,并展示了实施过程中的可喜成效。
东莞市石碣镇中心幼儿园的金颜珍老师做题为《幼儿园"1+4+5+4+ N "混龄体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策略》的报告。金老师首先分析了有关混龄体育游戏的现状,确立了混龄体育模式的构建的理论基础,继而提出了"1+4+5+4+N"的混龄体育模式,其中“1”为载体,“4+5+4”为实施方法与过程,“N”为延伸创无限可能的模式构建。最后,金老师提出了便于该模式实施的四个策略及五个过程组织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韩凤梅老师做了题为《以社区为教育实践基地,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之路》的报告。韩老师首先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传承与发展入手,介绍了本次报告的历史缘由及对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的思考。继而,韩老师介绍了依托社区教育实践基地构建的家校社共育平台的新概念模式及新模式当中的主体关系,并同时提出了以共育课程为载体推进家园社协同育人深入发展、共育“四育”课程体系,以联动机制建构为条件保障家园社协同育人模式有效运转的新载体、新条件。最后,韩老师分享了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实施共育模式的实践检验成效与优化成果。
拨云去雾——解惑环节
在讨论环节,金颜珍老师回答了在场同学提出的有关“常规制定行为”的困惑。金老师解释说,常规行为是老师在活动前与孩子一同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有更好的游戏体验,预防缺乏常规约束时出现的孩子行为对游戏质量的影响。刘碧芬老师则对自主游戏中的安全性问题做出了回应。刘老师对这种顾虑表示理解,并详细介绍了游戏的安全性检验以及近三年来游戏实施安全的成功保障。
共期未来——教授总结
在总结环节,基础教育学院的饶淑园教授对四位老师的研究和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热情与期待。
(二)指路领航——优作报告小学教育篇
在小学教育分会场,来自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小学的吴舒莹老师做了《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表现性评价研究》的主题论文分享。该研究有三个主要研究问题,一是构建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生表现性评价实践模型,二是从学校层面促进深度学习的学业评价体系形成,三是基于学科的课堂表现性评价的案例研究。根据“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和思路,吴老师所在团队尝试探索课堂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框架,并以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为例,提出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表现性评价遵循“个性化”“情境化”和“真实性”等三个原则,聚焦“进阶式目标、真实问题解决、嵌入式评价”等三大要素。
深圳市龙岗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平湖学校的罗志远校长围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方式探究”这一主题进行分享。罗校长提出,教师应该精准把握核心素养的要义,并且深度探究教学方式的转变。他从剖析教学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核心素养的驱动与变革因素是人性能力、专家思维、复杂交往,同时,他还提出了相关的新型教学方式。最后,罗校长分享了教学方式变革的出色实践效果。
深圳市盐田区盐港小学的龙波涌校长以《小幼协同,科学衔接;联系生活,指向生活》为题展开双减背景下做好幼小衔接的汇报。龙校长指出,盐港小学始终以“蒙以养正”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幼小衔接中做好家长和学生的桥梁。以“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哪些?”“幼小衔接孩子面临的挑战有哪些?”“幼小衔接需要抓住的重点是什么?”“科学的幼小衔接,如何开展入学适应教育?”四个问题为引领,龙校长层层深入地介绍了盐港小学在幼小衔接中的思考与实践经验。
珠海市香洲区甄贤小学的成时娟校长进行了一场题为《重构,让学习真实发生——基于新课标的单元主题项目式深度学习初探》的报告分享。成校长在报告中指出,通过关注聚焦目标素养化、逆向设计一体化、实践任务生活化、整合内容结构化、增值思维进阶化等六个方面,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进阶,培养核心素养。同时,她还提出构建以学为主的学习任务,并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将线上与线下学习相互联通,以实现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教学有效运行的目标。
崇论吰议——讨论环节
在小学教育会场的讨论环节,罗志远校长回答了阮婷婷老师提出的大概念教学和真实情境教学的问题。他首先指出,大概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性抓手,要是用不好就是伪教学;在大概的教学中要避免削弱学科知识点教学。关于真实情境教学,罗校长指出要做好知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通。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放时间较短的视频,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是能够运用知识的。
对于阮婷婷老师提出的高校师范生的困境是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还是班级管理上这一问题,龙波涌校长通过生动易懂的几个例子,解释了教师要永远表扬不批评,学生评价要让所有学生都看得见等“道”在一线教学中的重要性,借此指出师范生成长为卓越一线教师更多需要的是“道”,并非是能力不行。
拭目以待——教授总结
最后,杜德栎教授总结道,成为卓越小学教师必须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在教育思想理念和教学评价方面都要有所创新并在教育实践中接受检验。杜教授期待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下来的见习中能够与合作基地的老师们多多交流、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