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研究生授课技能、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深入贯彻学科思政理念,奠定良好的就业基础,5月27日,华南师范大学第九届“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文科组决赛于石牌校区研究生院109报告厅顺利举行,同一时间,理科组决赛也于研究生院210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授课技能大赛由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育硕士中心主办,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会承办。本次活动采用腾讯会议线上直播和线下比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了大量学生观赛。
文科组的决赛特邀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安宁、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周榕教授、国际文化学院方小燕教授、音乐学院王海英教授、地理科学学院曾玮副教授担任评委。正式比赛前,安宁为本次活动致辞,介绍了我校研究生品牌学术论坛“勷勤论坛”以及作为校级品牌栏目之一的“明日之师”授课技能大赛。安宁强调,教学技能是师范类高校学生的重要职业技能,也是师范类院校教育硕士相较于综合类名校毕业生在教育市场求职时一项占有优势的技能。此外,安宁还表示,“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举办到第九届,为许多怀有教师梦想的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同时,各学院也举办了各具特色的教学比赛,如地理科学学院举办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从各方面培养了未来教师的必备技能。
理科组的决赛特邀我校教师教育学部副部长罗一帆教授、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张军朋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李雪峰研究员、教师教育学部赵萍副教授、化学学院王辉副教授担任评委。在开始比赛前,罗一帆热情致辞。他指出,“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应充分发挥三层作用:其一,检验结合成效、提高实践能力;其二,通过比赛积累经验、取长补短,加强学习和技能训练;其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为我校其他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在最后,罗一帆也预祝大赛取得圆满的成功。
经过初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最终文、理科组各有11名选手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决赛分为2分钟学科推销、8分钟现场授课和3分钟评委问答三个部分,并有模拟学生配合选手授课。
在学科推销环节,选手们或“与伟人对话”,或用数据支撑,或以朗诵的形式介绍所教学科。在授课展示环节,每位选手各显身手,结合学科特色呈现了一堂堂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8分钟课堂,展现了极佳的教师风貌。有的选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快板、广东南海传统民俗文化——南狮搬上讲台;有的选手将客家围龙屋、云贵高原、广州黄埔区的特色融入教学当中,拓展学生视野;有的选手对教材实验进行了优化,带领同学们领略物理中力与电的奥妙;还有的选手通过回顾我国科学家的伟大发明,实现“课程思政”与“学科思维培养”的高效融合。在评委提问环节,选手都能结合理论知识与自身认识,有条不紊地回答问题。
嘉宾评委们在每一位选手授课结束后都给予了十分中肯的评价,并在最后的点评环节为同学们今后提高教学水平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理科组赛场评委赵萍副教授认为,教师要做好学科知识的储备,才能呈现生动的课堂。同时,针对此次比赛,赵萍副教授也提出了几点选手们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要加强对新课改和教材的解读,做好前期的文献综述等准备工作,重视授课过程中的逻辑性、感染力和情境性。
罗一帆强调,一方面,选手们要加强学科推销与授课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另一方面,选手们不仅要完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具体层面的打磨,更要注重所授学科的本质、思想、理论等抽象层面的思考。
在文科组赛场,曾玮副教授提出,学科推销应从三方面展开:专业是什么、应该如何学习这个专业以及该专业的作用。同时,曾玮副教授建议同学们不应将目光仅仅停留在中小学教学,而应该站在课程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专业,仔细研读课标,从中获取灵感。
王海英教授认为,研究生的学科推销环节应突出其理论优势,建议学生进一步扎实学识,争取为推动该学科的建设作出贡献。
方小燕教授对授课技能大赛提出要求,即要在规定时间内呈现一个完整的环节,达成具体的教学目标,并从教学目标、课堂内容、课堂活动的设计等方面提出建议。
周榕教授看了本场比赛之后感叹:新手教师虽然工作经验少,但新手教师并不意味着更弱,对我校研究生寄予厚望。同时,周教授也对同学们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细化教学目标,以更好地指导教学,二是加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学习,三是运用更多样的教学反馈语,在课堂上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
最后,安宁化用名句“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以此引出在学科推销与教学环节中“趣味”的重要性。同时,安宁希望同学们未来不要止步于授课技能大赛,还应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类型的比赛全面提高授课技能。
经过参赛选手激烈的现场角逐,最终,文科组与理科组分别有五位选手获得优秀奖、三位选手获得三等奖、两位选手获得二等奖、一位选手获得一等奖及最佳课件奖。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师是教育之本”。第九届“明日之师”研究生授课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优秀锻炼平台。希望我校学生能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自身的教学技能精益求精,为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做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