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21-10-29 09:58:08
教师教育

2021年10月21日下午,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广东分会主办的“语文教学改革与语文教师教育”主题研讨会在我校大学城校区文1栋举行。本次会议分为主会场的专家发言和分会场的学术论坛两部分,众多专家、教师前来参会,共同探讨“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师教育提升路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段吉方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一直都是所有学科中改革呼声和愿望最强烈、改革力度最大的学科,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教师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本次研讨会围绕基础教育改革、语文教学改革、语文教师教育等话题展开,对于明确新时期广东省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周小蓬老师从语文基础教育、语文教师教育和语文基础教育改革与语文教师教育有效配合谈了自己的看法。基础教育面临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挑战,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双减”都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语文教师教育也需要革新,要改变现有对教学研究力度不够、科研创新不够的问题,改变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发挥中小学教师、各级校长、上级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多方联动作用,打破高校和基础教育存在的壁垒,共同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周小蓬表示教育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使命,面对诸多挑战,我们必须要有所担当。本次研讨会是高校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积极沟通合作的良好开端,希望诸位努力为提升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岭南师范学院周立群老师作了主题报告《双减背景下,如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周立群首先分别阐述了对“双减”与“高质量”这两个热词的认识,并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双减的目的就是要高质量”。接下来谈到了“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应当采取的做法,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教育该干的事,做教师该做的事。一是政治觉悟要高,明确我们的教育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制度属性、社会属性和人民属性。二是观念要正,牢记三句话:有教无类,强调生源方面不要掐尖;素质教育,努力破除应试樊篱;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减少单一形式的讲授课,多设置一些选修课、活动课,增强课堂的个性化。

佛山市南海中学马琳老师作了主题报告《高中课改对语文教师的新要求》。马琳首先在报告中总结了佛山市南海中学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实践探索:语文科组在周小蓬等老师的引领下进行了“大单元设计展示活动”等实践,多位语文老师获奖。接下来,马琳谈到了新教师使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和语文新课改给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语文教师要当好学生阅读的引路人、有宏观的教学视野、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做课程体系的构建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马琳还提到了语文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即语文教学要更新观念、明确方向、既要“活”,又要“实”、处理好单篇教学与群文阅读的关系;学习活动与文本解读的关系;精读与泛读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高中语文教学应实施三年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在课外阅读指导方面,马琳分享了佛山市南海中学为学生提供的阅读书目。

分论坛1: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语文教学论课程建构

来自广州大学的温小军教授主持分论坛——《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语文教学论课程建构》的讨论,提出在语文教学方面,语文教学论引领实践,同时又从语文教学实践中吸取营养。分论坛主要针对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兴趣、高考语文评价体系的改革、明确语文学习任务、如何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序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

语文教师的素养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语文教师不能只是自己感受到了语文的奥妙,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奥妙。在语文学习任务上,我们应回到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明确语文要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根本任务。对于如何建立科学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序列,一是要加强不同年级对阅读、写作能力培养的难度区分,二是要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思维路径。

分论坛2:“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本分论坛主持人为佛山科技学院的孙琪教授。孙琪希望在场专家和教师能就教师现阶段面临的“双减”政策进行深度交流,同时也鼓励在场专家和老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布在“湾区语文”公众号。论坛上,专家、老师们围绕以下“双减”减的是什么、“双减”的价值在哪里和语文教师如何应对“双减”等几大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并初步达成共识。

首先,“双减”不要单纯地减作业时间或作业量,从国家出发点看,应该是要减掉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因此布置作业时要注意考虑学情。其次,“双减”的价值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一位来自增城区的初中教师分享自己的“双减”体验时提到,作业减少后,学生提高了完成作业的速度,同时提高了完成作业的质量,老师也能快速批改,及时反馈,这样的方式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孙琪教授表示这正是颁布“双减”政策的出发点:减少师生双方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应对“双减”政策有以下几项措施:1.相关部门:配套设计。“双减”政策体现着国家意志,也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环和向前迈出的一大步,因此未来应有更多配套设计,不断完善操作层面的标准,让老师们落实政策更有抓手,让“双减”更发挥它本身的效用。同时,如果中高考指挥棒不改,“双减”就会成为无效的努力,因此中高考题应更强调“情境化”,考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让“单纯的应试技巧”再无用武之地,从而倒逼实际教学的变革。2.教师层面:专业成长。首先教师必须要积极应对“双减”。“双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消极对待,结果必然比颁布政策前更糟糕,所以教师们要有上下求索之精神,依循国家意志、寻求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其次要多读书,增学养,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更应用自己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对学生加以引领,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升素养,获得能力。特别是“双减”过后,学生会余留更多的课后时间,这也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宝贵机会;最后,面对“作业限时限量”的重大调整,教师要有“精中选精”的意识,优化作业形式,让作业的指向性更强。比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把语文学科原有的素材积累本、生活杂记本、读书笔记等作业形式做了优化统整,开创新的校本作业形式,减少学生的重复性、基础性作业,让学生既达到原有的学习效果,又减少完成语文作业的时间。因此布置作业时教师应遵循“质量要提升,总量要控制”的原则,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实现能力提升。3.学生层面:衡量负担。衡量学生负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是完成作业的时间量。第二是作业的难度系数。第三是学生个人的学习力及其与作业的匹配性。第四是学生的心理抗压力。因此,面对“双减”,大家或许应该冷静地思考:“双减”要如何帮助学生减轻内部的压力和负担,如何布置作业才能真正契合政策的内在精神。4.家长层面:教育合力。“双减”政策的切实推动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目前所处的“教育动荡期”,更应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接受和学习更多专业教育知识和正确教育理念,更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师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改革与语文教师教育”主题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为“双减”政策背景下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和语文教师教育提升探索了发展路径。

作者/通讯员:王苇玲 彭轶 | 来源:文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