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达:9.3抗战胜利大阅兵上的华师人

2015-10-04 10:10:35
学子李骏达

在9.3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上,有这样一支方队,它诞生于秋收起义时,现已发展成为一支兵种齐全、装备精良、能打硬仗的岭南雄师,那就是“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阵。在方队中位列第9排22位的士兵,便是华南师大2013届毕业国防生李骏达。

“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

一米七九的个子,挺拔笔直的身躯,黝黑的脸上军帽带子勒出来的印子依稀可见,隔着眼镜镜片依旧能感受他那极具穿透力的军人眼神。

 

提前实现的大学梦想

“我特别爱看《人间正道是沧桑》,里面的杨立青特爷们!”高三暑假时,李骏达看了这部战争剧,孙红雷塑造的军人形象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

原本想报考经济学的李骏达,在高考后成为了一名华师20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国防生。

广州军区2009年暑期国防生基地化集训华师学员结业合影

大一暑假,李骏达参加国防生暑期基地化集训。这次全面而系统的军事训练,是他迈进军营的第一步。高强度的训练,不但没有令他气馁,反而激发起他的斗志,还获得了“队列标兵”的称号。“他是独生子,一开始我以为他会比较娇气,没想到别人都放弃了,他却还在坚持。”李骏达的老师、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雷蕾说道。也是从那时起,李骏达开始对队列产生了兴趣。

然而在大学一开始,李骏达并非一路顺畅。所幸的是他得到雷蕾的信任,并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在华师就读期间,他曾获得过三次二等奖学金,也曾高数满分。此外,他还担任国旗护卫队旗手,大三、大四担任新生军训教官。

李骏达与雷蕾老师合照

2009年10月1日,学校组织国防生观看国庆60周年大阅兵,当看到每一个方队都迈着整齐的步伐昂首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李骏达心潮澎湃:“要是有机会参加2019年的70周年国庆阅兵,该是一件多么骄傲自豪的事呀!”

没想到,梦想提前实现了。

 

训练百天,筛选六轮

2015年1月,广州军区组建“华南游击队”,负责人来到李骏达所在的部队进行筛选。李骏达说:“刚好当时报名的人中缺干部,而我又是干部,便报名试试了。”

“身高1.78-1.86米,体重标准,身体素质强”。在一项一项严苛的硬性标准面前,李骏达都过关了,成为首轮筛选出的1100名士兵之一。今年2月,当新春的炮竹声还弥漫在耳边时,李骏达已收拾好行囊奔赴汕头外砂机场“阅兵村”。    

每天早上5点50分李骏达起床开始训练,直到晚上。平均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1个小时,每天训练走步距离约31公里,站军姿一次2小时以上。每天不是站军姿就是齐步正步走,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要练到“千人一心,千步一音”,却并不容易。

“一个最简单的动作重复几千次,练到了极致,就是绝招。”广州军区特战连长刘珪对参训士兵们的寄语,激励着他不断坚持下来,“不是你一个人做好了就可以,而是要二十五个人都做好了才算是做好了。”李骏达说。

李骏达大四训练照

为了拉直身板,李骏达睡觉时不能枕枕头。侧身睡又担心高低肩,他常常一整个晚上都睡不着。“睡不着的时候就自己爬起来练动作,安慰自己咬咬牙就过了。”李骏达说道。

高强度的训练,不少士兵出现呕吐、晕倒或抽筋等情况。有一次,李骏达练完正步走,准备吃午饭便开始呕吐。被拉去医务室后,李骏达才知道自己发烧到39.5摄氏度。在医生的强制建议下,他才答应休息半天。第二天他又继续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中。“不舒服的时候我都会硬撑着,因为如果打报告的次数太多,就会被淘汰。”李骏达说。

经过3个多月的基础训练和6轮的筛选,1100名受训士兵中只有410多人能入驻北京“阅兵村”,李骏达便是其中之一。他还被评为方队“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4个月瘦20斤

和许多来自南方的士兵一样,李骏达刚到北京时很不适应。由于空气干燥,白天站军姿时,站着站着就会流鼻血。到了七八月份,白天气温将近36摄氏度,汗水顺着衣角流至脚底,穿着皮鞋的脚都会水肿化脓,周围常留下一滩汗水。“午睡前,把湿透的衣服换下晾干,醒来再穿时,衣服上总会有一块块的盐巴。那是汗水的‘结晶’。”李骏达笑着说。

为了不中暑,李骏达每天要灌七八升水(普通人两升)。为了时刻保持充沛的体力,他每天增加食量,“可还是瘦了20斤”。

离阅兵只剩两个多月时,李骏达却发现自己走正步的动作越来越僵硬,换腿速度总比别人慢。“那时候连做梦都会梦见自己跟不上别人的步伐。别人做得到,我为什么不行?”李骏达不断反问自己。为了不拖集体后腿,当别人回宿舍午休时,李骏达便自己对着宿舍的镜子反复纠正动作。他还请教了教官和战友,得知拿背包绳绑着双脚的脚腕练习正步走,容易找到瞬间出腿的感觉,便尝试着练。晚上睡不着觉便继续加班加点。连续一个多月,每天比别人多练两个小时,最终李骏达跟上了大家的步伐。“如果当时自己私下没有加班,应该会被淘汰。”

“看着阅兵倒计时,总希望阅兵那天快点到来,但日子越近就越怀疑自己的能力,和高考时的感觉一样。”李骏达说。

这一天,终于来了。

李骏达大四训练照

 

66秒,96米,128步,200天

9月3日凌晨两点,士兵们整装向天安门出发。

早上六点,士兵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准备接受检阅。

原来,受训的士兵被分为预备队员跟正式队员,为了保持竞争力,实行正式队员淘汰机制,做错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替换。直到前一晚,最终能上场的队员才最终确定下来。李骏达作为“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阵的一员,能够上场,也是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的。

10时56分,“华南游击队”英模部队方队出现在人们面前。为了在66秒时间内,走过96米距离,踏出128步,士兵们付出了200多天的辛勤汗水。

李骏达与曾经带训过的学生合照

当看到抗战老兵时,一向坚强的李骏达热泪盈眶。“抗战老兵们向我们挥手、敬礼,他们白发苍苍,表情很平静,但目光很深邃,仿佛又回到了抗战岁月。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前辈们用鲜血铸成的,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训练根本不算什么。”李骏达说道。

阅兵结束后,李骏达重新回到了部队,作为排长的他开始准备迎接又一批新兵的到来。

“看着这些新兵,总会想起在华师四年的大学生活,四年虽短,但教会了我最基本的军事技能。”李骏达说,“华师校训的第一句就是‘艰苦奋斗’,虽然现在不打仗了,但建设一支能吃苦、能打仗的人民军队却是每位军人的梦想。阅兵既是一种光荣,更是一份动力。”

李骏达毕业照
作者/通讯员:唐泽苗 陈欣欣 刘春玲 谢玮晓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