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20周年:

当你讲起,在香港交换学习的日子

2017-07-25 09:37:33

二百公里的里程

是从华师到香港的距离

是更加密集的高楼林立

是耳边时时的港式粤语

是勇敢地迈出脚步

感受文化的撞击与包容

行走在香港街头,穿梭于香港高校之间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华师人

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

听他们讲讲那些在香港交换学习期间的故事

 

“So what’s your opinion?”

“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用举手,学生也不用站起来回答。老师问题落下之后直接开口回答就可以了。”14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范力历说。她曾在香港岭南大学交换。香港的高校课堂普遍采用全英文授课,而老师又非常注重和鼓励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发怵的。担心自己不能流利地用英语回答问题。”但她没有允许自己默默地坐在教室角落,而是主动坐到老师附近,以便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在这个过程中,范力历逐渐成了课堂上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

13级教育科学学院的林烨菊起初也并不适应全英语的教学环境。“虽然老师上课前会发资料,语速没有非常快,但我还是得做大量的预习准备才能勉强跟上。我比较怕老师突然点名让我们回答问题,因为这个没有办法提前准备,”林烨菊笑着回忆道,“更不用说还要用英语写论文了,即使是课堂小测也会有看不懂题目的时候。”为此,林烨菊特地选修了香港教育大学的一门学术英语课,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生本教育:师生关系的“胶水”

李娇娇(左二)与同学合影

氛围相对轻松自由,师生之间互动频繁的小班教学也是香港高校课堂的一大特色。“在香港教育大学,几乎每门课程都会设置lecture和tutorial两种形式的教学方式。”14级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李娇娇向我们介绍。前者是类似于内地教学的形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听。后者则是老师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课下完成,再在课上和同学、老师汇报成果,讨论分享。而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老师也会给予非常多的指导。“小班制度的会使老师和学生有非常多的交流机会。在这里,老师是可以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她解释道。

 

李韵妍(左二)与教授和同学

13级国学班的李韵妍对此也深有感触。在香港岭南大学交换期间,她选择了跨专业的社会学课程,其中有一门名为“社会调查与专题研究”的课,只有六个人选修。“这门课当时是只给大四学生上,我是零基础。”因为是专业之外,又是全英授课,上课之初,李韵妍感到非常困难。为了学好这门课,李韵妍常常利用学校规定的学生和老师之间定期的“office time”,在课下不断地和老师交流。“这门课有一个PPT展示的作业,我常常私下请教老师问题,他每次都耐心地给我讲解并给出了修改意见。”一开始觉得可怕的课程到后来也不再觉得困难了。“这就是生本教育,它非常注重教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师生关系很亲密,教授可以顾及每一个学生的个人发展,你是真的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细心。”

 

李韵妍在做课堂展示

 

博雅教育:跨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综合学习课程?这听起来是一个十分平常的名词,但却内涵丰富,深藏玄机。对于李韵妍来说,学生服务中心提供的这套课程是她最欣赏的。“这是属于博雅教育,通俗地说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她介绍道。

在香港岭南大学,综合学习课程分为若干板块,以多样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邀请毕业校友回校开讲座,分析行业发展趋势;鼓励参加艺术鉴赏讲座,引导学生了解香港不同领域的艺术发展现状;提供详细的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健康知识等。在交换期间,李韵妍参加了艺术周志愿者活动,通过连续一个月的艺术展览,认识了许多她不曾了解过的艺术界人士。“它是实实在在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香港社会各方面各行各业的东西。”

 

李韵妍(右一)是学校划艇队的一员

此外,为了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源,香港所有高校的图书馆都提供了资源互借服务。这就意味着当学生需要其他学校的图书资料,可以在图书馆里申请对方把资料影印版发送到自己的邮箱。“这是十分方便的。”在香港教育大学交换的梁雅晴在申请互借服务后,只需等待两三天便可收到自己所需的香港大学图书馆中的PDF版论文。

 

严守学术规范:即使是一次小作业也要查重

“在我看来,最强大的就是他们的Moodle,相当于他们的教务管理系统。”14级文学院的梁雅晴由衷地说。无论是学校下发的通知、老师上传的课程要求,还是学生和老师联系,都直接通过邮件实现。“这样能够做到让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

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每次都要通过Moodle递交作业,而这个系统自带查重功能,不仅是拿网上资源和校外资源与作业进行对比,还会拿师兄师姐甚至同学的作业来进行比较,哪怕只是提交了一小段话也会被查。“在这里,抄袭是很严重的事情,目前在我们华师只有毕业论文才有严格要求需要查重,而在香港,每次的小作业也都是要查重的。”梁雅晴说,严格的学术规范让她印象深刻,这也让她逐渐培养起自己对学术研究规范性的要求。

 

港式社团:辩论中的成长与蜕变

在自由开放的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下,香港高校的社团活动亦是丰富多彩,让学生们能够尽情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范力历(左三)在与辩论社成员交流

于是,怀着希望得到更多收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想法,范力历参加了香港岭南大学的辩论俱乐部。“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成文的道理,要是想在大学里面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就要加入辩论社。”范力历分享道。与内地的辩论不同,俱乐部里的辩论要求使用英语,按照英国大学辩论的流程进行,每个人只有十五分钟的临场准备时间和七分钟陈述的时间,非常考验逻辑与表达。

然而在第一场辩论时,陌生的英式辩论还是让范力历感到紧张万分。“废话和多余的语气词就占了一半的时间,不断地‘呃呃啊啊’打磕绊,更不要说语法了。”但范力历没有就此而畏难和退缩,经过自己不断地练习,她进步得很快,“第二场辩论的时候我的逻辑框架非常清晰,时间把控也很好,当时我自己也感到很惊讶。”范力历说,每一场辩论过后她都要求自己再投入点感情,再流利一点。“来参加辩论俱乐部的人都很用心,因为这就是一个表达观点的地方。”

在增强辩论能力的同时,范力历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至今,她仍与辩论俱乐部的主席保持着联系。“因为她是德国人,我又正在学德语,所以我们聊天都是我发一段德语,然后再发一段英语,她回我也是先发一段德语,再发一段英语。”她笑着说。

 

交换是一个互相认识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相遇,往往会碰撞出火花。但是,一封邮件可以成为开启新世界的大门的钥匙,几句敞开心扉的热聊可以提供了解彼此的窗口。

出于对香港文化的好奇,林烨菊在交换期间选修了一门名为HK study的课程。这是一门以介绍香港政治、经济、文化为主的课程,其中自然也包含了对香港与内地关系的探讨。在谈及香港与内地问题时,任课教授Mr. Tommy CHEUNG会特意提问课堂上的内地交换生。“起初他对我们的了解并不全面,所以对内地存在着偏见。”对于教授关于香港与内地关系问题的观点,林烨菊并不认同,于是特意在课后给这位教授发了一封邮件向他介绍了如今内地的发展情况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那封邮件让他转变了一些看法。”林烨菊分享道,在这门课程的最后一节课上,教授特意点了她的名,告诉她因为那封邮件,他对香港和内地在一些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文化上的不够宽容让我们之间有着误解,而交换正是一个互相认知的过程。”李韵妍也深有感触。在她的印象中,她在交换期间和香港本地的舍友交谈时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对对方说道:“噢,原来你们也是这样的。”虽然起初会因为社会环境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隔阂,但在这样不断发现彼此相同点的过程中,李韵妍便也渐渐地融入到她们当中,成为了好朋友。“其实我们都对彼此缺乏了解,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

 

没有班级概念:宿舍是归属感产生的地方

 

香港岭南大学宿舍活动

担心与新舍友相处有障碍?多姿多彩的香港宿舍文化告诉你:“不用怕。”

“宿舍生活是一段非常难忘又珍贵的回忆,这边没有班级的概念,学生活动基本上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的。”谈起在香港岭南大学宿舍居住的半年,2014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赵楚蕾笑着回忆道。一栋宿舍楼里住着不同专业的学生,男女生可以住在同一栋宿舍的不一样的楼层里,每一层楼里还有公共活动室。“只要不影响他人,晚上还可以在活动室里打火锅开派对

“归属感能在宿舍里产生的。”同样在香港岭南大学宿舍住过的2014级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张炜有着同样的看法。除了宿舍之间会组织羽毛球比赛、游泳比赛等,到了万圣节,学生们还会把宿舍楼里的电梯布置成鬼屋。“是真的会吓死宝宝的。”她笑着说。

 

梁雅晴参加香港教育大学交换生欢送会

梁雅晴则唱起了王菲《约定》里那句“还记得街灯照出一脸黄”。在她看来,宿舍是温暖奇遇发生的地方。在香港教育大学,宿舍楼里配有供学生们使用的小厨房,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位同样喜欢咸麦片的香港女生。“我顿时像找到了知音,后来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她还想约我去街头唱歌,这在他们看来是很有趣的事情。”尽管最后没有唱成,但是投缘的两人还是相约坐在香港特色的双层巴士的第一排,一边聊天,一边欣赏着香港繁华街市的璀璨霓虹,直到深夜。“人生真的会有这样的奇遇,我能够在香港结识这样的好友是幸运的。”

 

结缘十八年:从交流学术到交换学生

 

梁铁祥回忆早年我校与香港高校交流的情况

“因为合作是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所以是一拍即合的。”我校原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现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梁铁祥回忆起与香港高校签订交流项目时说道。早在1999年,因为同属于教育类高校,我校与香港教育大学签订了学术合作协议书,陆续开展了学院间的学术交流。双方不仅有两校教师合作研究课题,还有两校师生代表团的互访,由此而形成的良好的合作交流也为交换生项目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2005年,我校与香港教育大学正式签订学生交流协议。2010年,为了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机会,我校也与香港岭南大学签订了交换生项目协议。至今,我校共派出赴香港交换生八十余人。

 

傅玮介绍我校与香港高校交流的现状

此外,从2013年起,我校陆续与香港教育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四所高校合作开展粤港青年领袖营活动,邀请香港大学生来我校交流。此活动也是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之一。“交流营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比如安排特色文化课程、参观大型国企港企、组织开展公益活动,还有历史文化考察等。目的是增进两地师生间的友谊,激发粤港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傅玮老师介绍道。

2016年11月15日,“粤港澳高校联盟”在广州举行创盟大会,我校成为首批入盟高校之一。该联盟旨在打造粤港澳学术交流一小时圈,促进三地之间高校的紧密联系。其中,学生联合培养也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项目。“交换生代表的是华师人的形象,应该发挥好桥梁作用。”作为香港交换生项目主管老师,她希望看到交换生能把华师人正面积极的形象传播出去,同时也把在香港期间得到的认知、体会、新鲜的思维方式带回来给我校师生,互相启发。

 

摄影记者:温喜云 简永涛
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通讯员:蓝炜埼 李蔚璇 安恬 庄志莹 叶健雯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