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伟华:

2016年12月25日《南方日报》A08版:研究古代文学,也要关注当下

2016-12-28 10:26:08

“唐诗里有情义、道义、侠义,唐诗情美、理真,展现的是那个时代的人最真实的个性、创造和进取的激情,以及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性光辉。”作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戴伟华自1982年起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工作,栖息在唐代文学的天地。

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在旁人看来或许有点单调,但戴伟华却能于闲时栽花院落、种树亭边,把生活经营成一首好诗。他认为,荣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称号既是荣誉也是责任,研究领域即使是古代,也要关心当下。戴伟华关注社会热点,呼吁重视人文社科研究,改变“唯期刊论”的考核标准以及学科考核标准太过单一的现状。

研究:追求精诚专一

师友们说,戴伟华“啃硬骨头”“自讨苦吃”,研究兴趣总是与问题相随,遇到不熟悉的领域会迎难而上。

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戴伟华选择了中文专业,毕业后一直在高校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2000年后在华南师大任教,他继续潜心学术,在唐代幕府与文学研究方面,先后出版《唐代幕府与文学》《唐方镇文职僚佐考》《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等著作,是这一领域的拓荒者。在唐代地域与文学、强弱势文化形态与文学的研究中,他都体现出持久的探索精神。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引用庄子名句“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引发学界热议。

戴伟华对此深有体会。他说,“道不欲杂”事实上有一种方法论上的意义:人生天地之间,做人做事的总体原则和精神不能乱,要一以贯之,有始有终。这个“道”就不再仅具有形而上的意义,而可泛指人生在世立身处世的态度。从立身来讲,人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和服务社会、奉献自身的价值取向。从处世来讲,人做事应专心致志,坚持的“道”越多,顾虑越多,干扰就会越多,很多事情反倒无从下手。学者应该精诚专一、心无旁骛。

戴伟华在学术研究中注重秉持专精的理念,认真做好每件事。他认为学术的要义在于创新,发前人所未发现。如以陈寅恪、饶宗颐等学者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四声发现与佛教转读及梵文有关,戴伟华对此存有疑问。他在钻研了古代音韵研究中最基本的问题后,了解了音韵学专家们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在《四声与南北音》一文中提出新观点:四声的发现是在汉语语音内部运动中完成的。

从事中国诗学、唐代文学研究过程,他建议从两种思维导向入手,从纵向的思维来看,应当努力达成古典性和现代性或当代性的承接;从横向的思维来看,必须在遵循本学科的发展规律的同时,在跨学科的视野下促成各学科的共同发展,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和创新。

感受:到诗歌现场去

“戴老师是理想主义者,生活、学习、工作都盛满了诗意,他一直追求这样一种诗歌研究、诗歌教学的境界——到诗歌写作现场去。”戴伟华的硕士生张悦欢对记者说,戴老师乐于登山临水,挥洒诗书以自娱。著名学者陈永正先生赞曰:“诗自能于雍容矩矱之中树其体气骨格;书进退于二王米董之间,功力颇深,与其诗宛然合璧。”

为了让学生感受唐诗的魅力,戴伟华提倡营造诗歌的环境,经常采用情景教学,把诗歌放在古人生活情景里去体验。他会带学生登高,去感受李白创作诗的意境,让学生体验相似的诗歌创作的现场,吟诵欣赏,细细品味,享受唐诗的乐趣和魅力。

今年在编《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文库》,他的文章以一首小诗结尾:“雨过后天晴,雪融后春来。只有心里明亮,不需要等待。”这首诗,透出他心怀阳光的处世哲学和淡定从容的气度。

戴伟华认为,人文学科要注重积累与沉潜。在当今社会重压之下,社科学者易缺失从容的心态,急功近利,造成学术的虚假繁荣。应该倡导一种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真理至上的学风,摒弃学术研究中的浮躁之心和功利之心。

因此,他反对一味以指标衡定人才,提倡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合理、完善、符合人文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改善净化人文学者生存的学术环境,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条件来保障学者生活,使其无后顾之忧,潜心治学。

传承:要尽社会责任

优秀的社科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寄托和思想空间,让人们超越时间和地域产生共鸣。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人员,戴伟华认为,中国语言文学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因而可以适时充当协调各学科共同发展的“粘合剂”。古代文学学科是一个关注古代文学文化遗产的学科,“遗产”在当代的意义莫过于保护和传承。

戴老师对传承文化怀抱一颗虔诚与执着的赤子之心。他经常义务参加一些讲坛,曾在中山市图书馆“香山讲坛”为市民提供公益讲座,传播社科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他告诉笔者,诗歌是没有门槛的,大门为所有人打开,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得到升华,把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品味传承背后的孤独岁月,戴伟华娓娓道来:坚守是一个学者的本分,常年积累,方有收获,放宽视野,有意识地关注、吸收多学科的知识、经验作为储备。传承文化不能囿于自己的世界,要关注当下,尽社会责任。

戴老师办公室的书桌上铺满了书法作品,书架上陈列厚厚的古籍,似有时空穿越之感。从小就练习书法的他,每年毕业季亲自给学生书法留念,一届一届传承下来,成为“戴门惯例”。

他笑着说,传承无小事,生活中每个人的每一幅书法、每一次吟诗、每一次写作,赋予了传统文化焕彩生辉的魅力。

■大家荐书

心灵上亲近唐代

大量的阅读积累为戴伟华从事唐代文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我们靠阅读来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考辨工作,人和书之间经历了一种感情的联系”。他用“有温度”来形容人与书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系。在他眼里,唐代的远去只是时空上的,今人却可以在心灵上走近它、亲近它。

戴教授向记者推荐了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此书以文史结合的方法,考察唐代科举制度的设置、运作和变化,并描述了科举环境下唐代文人的生存状况、人生感悟和文学追求,为唐代文学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和新方法,该书名重一时,荣获思勉奖。

第二本是王小盾先生的《唐代酒令艺术》,论证词律生成,展示了在立体多元的历史视野下,如何追索、揭示事物间复杂的联系,是音乐、文学学科交叉研究的典范。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2/25/content_7608229.htm

    第三本是蒋寅先生的《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该书对十几个人所共知和不知的古典诗学基本概念、命题,作了既有历史感又有理论深度的剖析,不仅对新问题有所开拓,对一些老问题也别出新解,给人启发。

    这些著作既有学术性,也有可读性。

    ●南方日报记者 刘晓蕙 统筹:陈枫 王会赟 吴少敏

作者/通讯员:刘晓蕙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