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微突击队”赴信宜市思贺镇开展乡村科学教育
来源: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鉴微突击队”|作者:张小龙范凤宇|通讯员:范凤宇张小龙|摄影:鉴微突击队供图|编辑:沈蔚瑜
841

7月8日,我校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鉴微突击队”赴广东信宜市思贺镇,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及落实“双百行动”的具体实践,团队以“在地化研究”为路径,为粤西乡村科学教育探索特色模式。

为响应“双百行动”中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突击队打破传统支教单向知识输送模式,聚焦 “基于在地化视角对粤西科学教育课程发展的研究”,深入基层一线收集本土素材,与村支书、镇团委负责人座谈,精准对接地方教育政策与需求;走进茂名市八一林场,考察八角种植技艺与生长状况,挖掘乡土资源中的科学内涵;在村民家中观察古法酿酒系统,提炼 “发酵”“蒸馏” 等可融入课程的化学知识点。这一系列调研行动,既为课程开发积累了鲜活的本土“原材料”,更将“双百行动”中“校地联动、资源互通”的要求落到实处,让科学教育扎根乡土土壤。

在思贺中心小学,突击队实行“做中学”与“跨学科”相融合的科学课程体系。通过一系列实验,将抽象的理化生原理转化为可操作的生动现象,让孩子们在动手协作中感受科学乐趣。同时,课程打破学科壁垒,融入人文温度:借科学家故事诠释坚守精神,以传统手工艺解读科学与美学的关联,通过声学原理相关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韵律之美,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协同培养。当地村委书记点赞华师学子将本地特色文化与科学知识结合,既传授知识又让孩子更加热爱家乡。

此次活动为乡村儿童播下科学种子,更探索出科学教育与地方文化融合的路径,为高校青年服务乡村振兴及乡村教育提供了生动范例,彰显新时代华师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