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4月1日,学校召开第十一届教代会暨第二十四届工代会第三次会议。与会代表汇聚一堂,凝心聚力,共同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经过代表们认真审议和积极讨论,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任务。校党委书记王斌伟,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钟成材,校党委副书记王岩、陈晓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教代会常委会主任、工会主席吴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剑文、阳成伟、潘文庆、王春超,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各二级单位的2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机关和二级单位正职领导、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学生会和研究生会代表,以及附属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音像教材出版社等代表列席大会。会议由校教代会常委会秘书长、工会常务副主席谭俊生主持。
王斌伟作总结讲话。他表示,本次“双代会”是在全校上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时期,在学校“十四五”冲刺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大会。会议聚焦主题,继续发扬了学校工会教代会顾大局、谋全局、议大事、办实事的优良传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理清了思路,形成了合力,为学校推进“争创一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斌伟指出,我们要顺势求进,坚定“争创一流”的战略定力。当前,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越发突出。借“势”求进、争先赶超、争创一流,是我们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承担“争创一流”的使命和任务,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上作出更大贡献,在引领广东、大湾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要锚定“争创一流”的目标和愿景,奋力争先进位、向上突围,在竞争中实现从“被动防御”到“主动求胜”的转变。要葆有“争创一流”的底气和信心,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较大的办学规模、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就是支撑我们“争创一流”美好愿景的基础和优势。
王斌伟强调,我们要抢机谋远,提升“争创一流”的发展实力。面临“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重要时机,教育强国强省政策红利频出的良好契机,我们要抢抓机遇,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以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学校超常规发展。要抓住时机,绘好发展蓝图,做好全面性的分析总结、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系统性的综合改革,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要把握契机,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办学格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准发力、集中用力,争取并用好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红利和地方政府的资源倾斜。
王斌伟指出,我们聚智图强,汇成“争创一流”的磅礴合力。“双代会”是联结学校与广大教职工的桥梁,学校能否在“最后一公里”进行“百米冲刺”,“双代会”要发挥重要作用。要加强引领,在“怎么看”上凝聚共识,把学校的发展思路、中心工作、改革举措向广大师生宣讲好、解释好,把学校的政策意图完整、全面、准确地传达贯彻到每位师生员工中去。要出谋划策,在“怎么办”上贡献智慧,学校要健全完善集思广益的工作机制,广开言路;各位代表要发挥专业优势,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责。要身体力行,在“怎么干”上示范表率,职能部门、教辅单位要用高效服务为“争创一流”提供有力保障;各学院、研究院要努力为学校“争创一流”提供坚实的学科与人才支撑;各位代表要发挥自身优势,干在前、作表率;专业教师要争当教书育人“大先生”和科研攻关“排头兵”。
“积力所举,无不胜也;众智所为,无不成也。”王斌伟最后强调,学校党委将一如既往支持工会教代会工作,希望大家以团结凝聚力量,以实干推动发展,共同书写学校“争创一流”的奋进篇章。
杨中民以“前瞻谋划促发展,群策群力创一流”为主题,向大会作学校年度工作报告。他指出,2024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华师指示、相关批示精神,聚焦“1238”发展思路,强化党建引领,优化内涵建设,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前列的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目标迈出坚实步伐。自然指数全球排名195,新增ESI前1%学科2个,总数14个,居全国师范大学第3;软科中国大学文科实力评级、理科实力评级分别位居全国第25、第41。学校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条件不断完善,粤港澳三地办学和欧洲、东南亚国际化办学布局的蓝图徐徐展开。
杨中民从发展目标、办学布局、办学机制、办学措施、治理体系等五方面详细解读了学校总体建设纲要。在发展目标方面,明确了本世纪中叶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在办学布局方面,坚持全方位推进粤港澳三地跨境办学、拓展东南亚与欧洲两个重点合作区域、以“一体两翼”推动三校区协同提升的办学格局。在办学机制方面,完善以学科为“龙头”的校院办学机制,健全以公共性为主的办学保障机制。在办学措施方面,坚持“对内做减法强聚焦,对外做加法扩影响,投入做乘法增合力,评价做除法提质量”。在治理体系方面,以依法治校、学术立校、文化兴校“三驾马车”完善治理体系。
杨中民表示,2025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质效,纵深拓展对外合作,提升学校治理水平,为加快建设综合实力居于全国前列的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钟成材在致辞中阐明了本次会议主题,充分肯定校工会教代会2024年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一是保障学校民主管理“接地气”,二是引领教工建功立业“成风气”,三是服务教工多样需求“添福气”,四是打造“工”字活动品牌“扬名气”,五是推进工会自身建设“增底气”。并希望代表们忠于职守、履行职责,让听取报告和讨论审议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成为汇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争创一流”的过程。
吴坚作工会教代会年度工作报告。他以“五型”工会为切入点,即坚持党建引领,团结动员教职工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同心建设“助力型”工会;加强民主建设,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入践行“民主型”工会;聚焦权益保障,努力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安全感,奋力创建“关爱型”工会;提升服务质效,不断增强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全情打造“服务型”工会;着力固本强基,切实强化工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努力构建“创新型”工会,全面总结工会教代会的工作,并提出2025年工会教代会工作发展思路与举措。
潘文庆作学校财务工作报告。他从学校近五年财务状况、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三方面进行说明。报告指出,为实现2025年预算目标,要加大“统”的力度,优化预算资源配置;要落实“紧”的要求,严格预算经费执行;要突出“效”的导向,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3月28日至30日,26个代表团及3个特邀代表团分为10组,认真审议和讨论了本次大会主要议题及各项工作报告,并派代表于闭幕式上向大会汇报了所在小组的讨论情况,对学校“1238”发展思路、“双一流”建设和教职工关切问题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教代会秘书处汇总归纳分类,形成13个方面、195条意见建议向学校报告,供学校参考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