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时讯 /2022-12-27 10:2
我校教育硕士在2022年“田家炳杯”大赛中取得佳绩
来源:研究生院、教育硕士中心|作者:崔团结|摄影:研究生院|编辑:杨柳青
8026

近日,我校教育硕士在2022年“田家炳杯”大赛中取得佳绩。

“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由田家炳基金会冠名,是目前国内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教育硕士学科技能竞赛。2021年以前,该赛事是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相关高校承办。2022年开始,该赛事是由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各高校主办相关领域。我校今年主办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教学技能大赛。本年度各领域大赛启动于6月份,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所高校在各个领域选派的参赛人数不超过5人,进入决赛的人数不超过初赛人数的50% 。我校在14个领域共选派了70名教育硕士参加大赛,其中,有8名获得一等奖,17名获得二等奖,12名获得三等奖,获奖比例高达53%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各领域都是以线上形式开展决赛。

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硕士指导组召集人曾玮副教授表示,大赛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学科最全、影响力最广的教学技能赛事,以“学高”“身正”“技精”为核心理念,旨在加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促进院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发展。学科教学(地理)方向的初赛环节吸引了全国57所高校、207名选手参加,经过初赛评审,共有来自全国44所高校的104名学生入围决赛。决赛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比赛分为在线抽题、限时90分钟备课、模拟授课与答辩三个进程。决赛评审专家根据选手无生模拟授课与答辩的表现进行打分,最后决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名20名、三等奖30名。自赛事启动以来,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动员、部署相关事宜,组织专业导师一对一针对性地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和训练。专业导师针对参赛选手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设计、教学技能等方面提出细致的教学建议和指导,全方位提升选手的教学技能水平。本次大赛成绩的获得不仅展现了教育硕士研究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更是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工作的一次鼓励和肯定,为今后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

生命科学学院2021级学科教学(生物)方向的教育硕士何晓彤同学荣获大赛一等奖。她提到,本届“田家炳杯”学科教学(生物)教学技能大赛于2022年6月13日启动,历时5个月。初赛环节吸引了全国51所高校、共305名选手参加,经过初赛评审,122名同学(40%)入围决赛。决赛采取赛前1小时抽取题目、线上直播独立备课、15分钟模拟授课、5分钟答辩、专家线上当即评审的方式进行。决赛评审专家根据选手现场直播模拟授课与答辩表现打分,最后评出学科教学(生物)组全国一等奖12名,二等奖名24,三等奖37名,优秀教学设计奖48名。经精心准备,华师研究生在决赛过程充分展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宽广的教育视野、深厚的教育情怀、创新的教学设计,最终脱颖而出,斩获殊荣。

化学学院学科教学(化学)教育硕士李达同学在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谈到本次比赛感悟时,他表示,“田家炳杯”教学技能大赛是自己人生第一次所参加的全国教学技能比赛,从报名到初赛再到决赛,整个过程让其收获很多,虽然结果不够理想,但作为本科非师范生的他,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很多历练、受益匪浅。

12月10日至11日,“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圆满落幕。在此次大赛中,数学科学学院参赛选手表现优异,赵萍教授指导的三位教育硕士吴逸阳荣获一等奖,许佳镕、陈帆荣获二等奖,赵萍教授荣获三项“优秀教师指导奖”。获奖比例在参赛各高校中位居前列,这是数学科学学院历次参加全国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专业技能大赛获奖最多且奖项最高的一届。

赵萍教授在谈到教育硕士培养方面时,介绍了“一生一优课”的缘起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定位自己不能是一个教书匠,必须是一名研究者。提出了“一生一优课”的数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认为“一生一优课”是指每位教育硕士研究生能够根据中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或中学试题中的典型问题,独立完成“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一节优质的说课、一节优质的展示课、一份优质的教学课件、一份优质的说题、命制一套试题、一份教学反思、一篇教学研究论文”,集理论、实践、研究于一体的培养模式。“一生”包括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指“每一个学生”,另一层是指“一个学生的一辈子”。找到了传统教育硕士培养的“问题症结”,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两个方法”——模式重构、模式优化,提出了“一生一优课”的三大创新即体系创新、路径创新、机制创新,积累了具有华师特色的教育硕士培养经验,为广东乃至全国教育硕士改革创新提供了示范。

近两年,学校大力开展教育硕士改革。从2022年开始,教育硕士学制由2年改为3年,多出来的一年专门用于开展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以《实践教学手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表》、《实践教学专项研究项目申报书》等实践教学材料为基础,以“校内实训+校外见习、实习、研习”为依托, 以教育部研究生工作 “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十六字方针为主线,打造“校地协同、教育帮扶、实践育人”新模式。如每年选派100名左右教育硕士赴汕尾相关中学开展实践教学,鼓励教育硕士多站讲台、多面对学生、多做调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录制15-20分钟左右的讲课视频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提升教育硕士的实践教学能力。

比赛过程中,各领域负责老师积极组织和指导同学们参加比赛,为选手们提供充足的保障,使选手们能够更有信心地参加比赛。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通过以赛促学,查找不足,进一步完善我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加大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完善相关政策,为教育硕士提供更多展示和锻炼自我的平台。

字号:
微信
抖音
校报
微博
电子邮件
xiaobao@m.scnu.edu.cn
访问量
累积:181726234
今日:95211
版权所有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4
news.s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广州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