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时讯 /2022-7-13 14:35
我校召开2022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汇报评议会
来源:研究生院、教育硕士中心|作者:崔团结陈婷婷|摄影:周菲 研究生院|编辑:杨柳青
4682

为适应教育硕士学制变化,推动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我校于近期召开了2022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汇报评议会。评议专家组由华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莫雷教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卢晓中教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涂艳国教授、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钟文川局长、广州市教育局师资工作处陈秋兰副处长等五位专家组成。学校副校长杨中民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卫教授、副院长安宁研究员、教育硕士中心主任王红教授、研究生教育督导、各教育硕士培养单位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长、学科负责人及研工办老师等近百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莫雷主持。

会上,张卫介绍了出席本次会议的评议专家和老师,安宁汇报了修订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的基础工作。杨中民强调了本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教育硕士是构建师范院校的核心人才库,是师范特色人才培养的核心,修订培养方案是针对我校核心人群的一项核心工作。培养方案修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在2021年下半年对高校教育硕士实践教学工作开展了质量专项巡查,梳理了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学校在2021年12月举行师范类院校教育硕士导师能力提升论坛暨教育硕士导师培训会后委托了莫雷教授团队对我校教育硕士质量培养工作进行调研,已经查找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三是学校积极响应《广东省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于2022年上半年选派50名教育硕士研究生赴汕尾开展实践教学,助力汕尾基础教育,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四是从2022年开始,教育硕士学制将由原来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现有的培养方案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硕士培养工作。对此,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采取目标导向,对标国家层面的要求;二是参照用人单位对教育硕士的要求和需求;三是问题导向,使这些问题在培养过程中得到解决。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涉及全校18个教育硕士培养单位的17个方向领域。上午是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政治)、学科教学(历史)、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方向领域的负责人进行了汇报,下午是心理健康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教育管理、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术教育等领域的负责人进行了汇报。各位负责人就领域的基本情况、修订工作说明、国内专家评审论证及反馈、课程设置与中期考核、学位标准与实践考核等内容进行了汇报。评议专家对优化和完善各领域培养方案、打造我校高质量教育硕士研究生提出了一系列意见或建议,主要集中在:一是课程设置要回应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时代要求,结合双减政策以及跨学科人才培养;二是课程设置要凸显学科特色,如语文的阅读、数学思维等;三是教育理念要融合到日常管理当中,育人为先;四是培养方案要增加班级管理工作,如心理学、人际沟通等,因为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直接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五是要清楚重点中学的需求,重点培养能进行学科教学、能马上从事班主任工作、可以开设国家课程或者专业选修课程、能承担学校的竞赛和项目、能自主发展、有成长计划的优秀毕业生;六是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顺应学校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七是先开设文献研读课,再开设文献研究及论文写作课,体现课程安排的逻辑顺序。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基础性、纲领性的文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和落实培养内容与环节的基本依据,也是执行质量标准、保障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我校2022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自启动以来,各培养单位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按照修订通知要求,积极对标国内双一流高校,通过线上线下开展专家评阅、研讨论证、会议审议、意见征集等方式,做了大量高效、优质的调研、研讨、审议工作,如期按质推进落实。本次修订,对于全面推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师范大学2022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将于今年9月从2022级教育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据悉,本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有如下几方面要求:一是全面以各教育硕士领域或培养方向为单元进行修订;二是课程安排更加注重特色打造,考核方面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三是进一步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组织专业能力评比,整体朝高素质、专业化、实践型的方向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强所有培养环节的质量保障,特别是核心素质的培养,突出中期考核;五是对标国内双一流大学,发掘自身传统优势,追求卓越,保证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前沿性;六是培养方案须由至少5名(硕士培养方案)校外A类学科的知名同行专家评审,并按照专家认证意见对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