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先辈之精神 传学术之火炬
来源:校史文化研究中心|作者:洪灵辉|摄影:校史文化研究中心供图|编辑:杨柳青
144797

按语:

抗战时期,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前身的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和广东省立教育学院迁址前往连州等地办学。先生们在烽烟中坚持为民族存亡而育人,学子们在战火中坚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彰显出先辈师生在峥嵘岁月中“激发昂扬斗志、矢志教育报国”的家国情怀。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化研究中心与校团委共同推出“世纪对话——华南师范大学抗战时期本科毕业论文评阅书征文大赛”,让在校本科生有机会阅读80多年前的学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撰写学习心得与感悟,经历一次不同寻常的精神洗礼。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毕业论文撰写于新中国成立之前,难免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作为新时代的华师学子,我们应该学习的是论文作者们“对胜利充满信心、在烽火中发奋学习、立志学成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共同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弘扬教育报国精神。

本篇征文来自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师范)专业的洪灵辉同学,洪灵辉同学从学术研究阶段概述、论文的内容及结构、史学研究等角度分享了研读学习《武则天研究》后的心得感悟,行文逻辑清晰、情真意切。


论文题目:武则天研究

年份:1937年

作者:冯惠缦

学校及学(院)系: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文史系



论文《武则天研究》手稿

阅书征文:

西安乾陵有一墓,此墓仅立无字碑,则天武后所意立,是非功过后人评。此种恣意与潇洒,自信与豁达,正是武则天藐视世俗、我行我素性格之体现。要知道,在那个男子当道的时代中,在那个女子被世间规矩所束缚的世界里,是她,雄飞高举,君临天下,不顾世人惊疑,建立武周王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终成一代之传奇。

而在这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史家学者对武则天的研究可以说未曾停止,但若要论起对武则天较系统、正式之研究,还应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起。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对武则天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文革”前武则天研究的初步繁荣阶段,“文革”后至改革开放武则天研究的表面繁荣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武则天研究的深入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对于武则天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各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彼时学术界针对武则天之大规模研究还尚未开始,故而从当时之视角出发,本篇论文的选题是有一定的创新性的,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与此同时,历史上留下来的与武则天相关的史料典籍、后人著述不仅数量巨大且繁杂,而要试着从其中挑选正确可信的史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此过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总的来说,本篇论文的选题具备了学科性、创新性与可行性。

再从论文本身的内容与结构来看,本篇论文共有七节,第一节起于对武曌生身父母之研究,继而明晰其家庭关系与结构,通过翻阅查找与武氏家庭成员相关的典籍史料,渐而推理还原出武氏幼年时所处家世及环境,为后文的论证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二节则从武曌十四岁入宫讲起。太宗薨后,武曌入感业寺为尼,遇高宗,复入宫,历经一系列谋虑与曲折,最终宠冠六宫,入主中宫皇后之位。第三节谈及武曌晚年事。晚景临近,则帝之昏庸及武氏之能干于兹判然矣,高宗薨后,天授元年,武曌自临朝,力排众议,称圣神皇帝,神龙革命后崩逝于上阳宫。第四节述及武曌之政绩:享明堂、置七宝、封神岳、作大乐、铸九鼎,刑法、官制以及兵制、科举均各有改革发展。第五节则主要关于武曌对文学之提倡。世人皆知唐代诗赋之兴盛繁荣,本节就论述了唐代文学繁荣盛行之原因,此外对唐朝诗人也多有论及,更加体现作者对史料之挖掘、理解及感受。第六节主要关于武曌对宗教之提倡。为使自身之统治名正言顺,武曌只能依托佛教符识,大兴土木,建造寺庙佛像,而对于这些佛像的修建建造,作者还另有论述。第七节则是对于武曌之批评,是作者自我思考与感受的体现,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虽然题名为“对武氏之批评”,但纵观整节论述,作者先抑后扬,褒贬并举,能够顾及到史料呈现的多面武则天,并不一概而论,充分体现了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多方视野,多面思维。

总的来说,整篇文章逻辑是非常紧密的,作者通过讲述武则天的幼年、中年、晚年时期的经历,将千古第一女帝的事迹展于世人眼前,而后又对其在位期间的各方面作为进行深入的剖析,酷吏政治、盛开告密之门是事实,对李唐皇室多有残害也不假,但武氏性明敏,能受谏言,知人善用也是不可磨灭的史实,作者将武氏身上看似矛盾的特质挖掘出来,加以分析,付之于自己的体会感想,使得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性复杂情感的武则天形象跃然纸上。

此外,作者的论证过程也做到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对于自身所要论证的问题,能够列举大量的史料,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充分做到了史论结合。还有一个就是作者对于史料能够做到“一史多用”,譬如在武氏大规模建造佛像时,狄仁杰曾上谏劝曰:“今之伽蓝,制过宫阙,穷奢极壮,画缋尽工,宝珠殚于缀饰,环材竭于轮奂。”作者既用其来说明武周朝确有造像之势,又借其来论证武周朝时佛像、寺庙之富丽堂皇,充分做到了知史善用。但有一不足之处则在于文章结构不甚完整,若能在结尾处对全文进行总结升华则更能体现本文之深度。

众所周知,做史学研究最重要的是秉持公正之心,不过多的参杂自身的情感,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严格依据史实得出结论。而最后作者对武氏其人不失偏颇的评论,正是其史学研究之严谨精神的体现。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学术资源匮乏,生活得不到保障,可彼时之大学生并未就此放弃对学术的探索与研究,一点又一点地搜阅有限的史学典籍,在动荡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一颗纯澈的向学之心,将对外敌的愤慨化为奋进学习的动力,勤思勤学,在困苦的条件下做着极为有意义的研究,为当时的学术界提供一点又一点的支撑。而生活在将近一个世纪后的我们,坐拥如此多的学术资源,更要时刻铭记着先辈们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以更加蓬勃的精神面貌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将华师人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火炬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