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6日南方杂志:陈金龙:“两个确立”为“两个维护”提供历史支撑

2021-12-07 15:09:01


——专访长江学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刘艳辉

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两个确立”,体现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大的政治成果、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最确凿的历史结论。“‘两个确立’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供历史支撑,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长江学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表示。

世界大党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担当

《南方》杂志:《决议》是党史上第三份重要历史决议,其出台本身传达出哪些重要信息?

陈金龙:《决议》能够立足纵深的历史长河和宽广的历史视野来评价党的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能够解决对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认识不足,历史虚无主义时隐时现等问题,这是《决议》的一个重要特点。

《决议》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党的历史自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每到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关头,都要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第一份历史决议统一认识之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份历史决议统一认识之后,赢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决议》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党的历史自信。我们党的历史上也有过一些曲折,走过一些弯路,此次《决议》紧扣历史的主题与主线,聚焦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聚焦宏观主流。这是一种历史自信的表现,说明有充分的成就来支撑《决议》本身。

《决议》体现了一个世界大党的历史担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而第三份历史决议将历史、现实、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继续前行,这是一种历史担当。

《南方》杂志:什么是大历史观,怎样才能树立大历史观?

陈金龙:大历史观作为一种研究视野与评价方法,是将考察对象置于纵深的历史长河和广阔历史空间中来审视。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历史研究的碎片化,抓住一些历史细节不及其余,这其实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具体表现。

评价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要有大历史观,要从纵向上置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来看,从横向上置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甚至整个世界史、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在这五个维度中进行整体把握,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树立大历史观,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而不是看支流看局部看现象,这一点至关重要。同时,要有宽广的视野,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对党史的地位作出判断。如果不了解参照系,就无法对党史本身作出正确的评价。

归根结底,大历史观取决于政治立场和态度,它强调对过去一些偏差错误要承认、要正视、要总结经验,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党的历史。历史虚无主义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否定党的历史,否定社会主义。

“两个确立”为“两个维护”提供历史支撑

《南方》杂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如何认识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

陈金龙:第一个重大意义在于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任务、伟大成就、历史经验进行了概括总结。

第二个重大意义在于强调“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三个重大意义在于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为下一步我们怎么做明确了方向。

《南方》杂志:如何在大历史观上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陈金龙:第一份历史决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地位,肯定了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进而维持了党的团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份历史决议,进一步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基础,避免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

“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两个确立”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供历史支撑;第二,有利于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凝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第三,为党的二十大召开作了重要准备。

“十个明确”扩充新思想理论内涵

《南方》杂志: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括和阐述,是《决议》的突出亮点和重大贡献。而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八个明确”到《决议》的“十个明确”,如何理解其中的新论断?

陈金龙: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论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新思想的形成机制有了新表达。全会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方面,强调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另一方面,理论主题拓展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其次,新思想的理论内涵有了新扩充。《决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八个明确”的基础上,用“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了进一步概括,增加了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决议》还从13个方面分领域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成就,并重点概括了其中的原创性理念和思想。

再次,新思想的理论地位有了新提升。全会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南方》杂志:《决议》用“十个坚持”概括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如何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陈金龙: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九个必须”基础上,“十个坚持”进一步做了调整、升华。其中增加了“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开拓创新”,减少了“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个坚持”紧扣历史的主题与主线,聚焦重大成就、历史经验,聚焦宏观而非微观、主流而非支流,以唯物史观、大历史观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将历史、现实、未来有机结合起来。

历史经验蕴含历史智慧。要把“十个坚持”转化为行动指南,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弄清楚“什么是成功”“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三个问题,知来路、明去路,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本文责编丨李焱鑫

统筹丨刘树强 赵媚夏

编辑丨莫群 陈冰青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2021年第23期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qxJhsgolurYIFbHETtkhg

作者/通讯员:李焱鑫 刘艳辉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