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经国序民,正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要做到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还应如何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百位专家谈中国制度》,特邀百位专家纵论优势、聚焦发展。今天(3日)推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安国定国之本》,解读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政府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院长薛刚凌。
开篇立论
制度,定国安邦之本。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国也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
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明了今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努力方向,这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又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必将对我国制度建设、治理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有问必答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凝聚了我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治理智慧。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优势在哪里?又是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保障了我国经济继续行稳致远?
薛刚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实一开始也不是人为就这么设计的,实际上是我们在改革中不断摸索的。
一方面我们为了保证整体的利益,我们不是把所有的推倒了重来。改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发现这样一种模式,它释放出来的那种能量非常巨大。
另外共产党的领导机制,领导模式,实际上是强调一个整体利益的追求和个体自由的一种保障,是这些模式里边最有价值的,最基础性的一个部分。
我觉得40年的这种改革(开放),把东方的优势和西方的比较科学的东西,有机揉到了一起。我们超越了传统,也超越了西方。
今年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一年,同时,今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在实现民族振兴和每个人民幸福的奋斗之路上,我国国家制度将如何保障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统一,并产生“合力”推动着我国社会健康、有序地前进?
薛刚凌:公共的资源,它要做市场化配置,才能够和市场对接上。而在这个过程中,它就形成了中国非常独特的一种经济结构,实际上一头要强调整体性,一头要强调自由创造和竞争,就是个体性。
从这个之上它延伸出了各种制度,比如个体创造的制度整体怎么强调一种均衡性、稳定性、安全性。而且这种制度它也向着经济、社会、法律、政治在各方面去延伸。这种改革也是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不影响整体,就是一种开放性,而且它也保证了我们改革的渐进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变局,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如何运用制度优势应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
薛刚凌:我们讲(制度)这是一种软实力,实际上将来的竞争也就是制度竞争,当然制度前提就是有理论的自信,还有改革的道路自信。
我们这次十九届四中全会,实际上就是要把这套制度慢慢更加合理化,更加系统化,让它能够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来。
所以我觉得十九届四中全会很及时,因为发展到一定程度,第一就是我们需要把框架更好的总结,我们的优势在哪里;然后我觉得需要一种理论上的支持,还有制度上、法律上的保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现代化?
薛刚凌:其实要从最早说的现代化的概念,它其实是技术带来的一种便捷或者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改变。这些年的改革,我觉得现代化其实最核心就是理性。我们强调个人的独立、个人的自由、个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幸福,这一块是我们这40多年来我觉得最成功的一个地方,释放出来。这种元素和我们传统的一结合,现在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这也是我们讲的马列主义和中国的结合。它从技术理性发展过来,经济理性、社会理性、管理理性、政治理性。理性是它内在的东西,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它其实是靠各种制度,比如技术上的发展带来经济模式的科学,然后就是一种治理模式的合理性。我觉得我们在改革的道路上,可以说在很多转型的国家里面,我们是最成功的。
数说优势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将迈上1万美元的台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19年,全国有340个左右贫困县摘帽、1000多万人实现脱贫。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将持续发挥优势作用,为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驾护航。(记者郭翔宇 郑澍)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