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题

2019-09-03 08:42:00

2019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筑梦青春路,你我共启程

2019年7月,为进一步响应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团省委“携手奔小康 共筑中国梦”“大学生党员暑期社会实践”“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积极落实“教育帮扶”及广东“新师范”建设要求,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优秀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组建了包括教育关爱和“新师范”调研等7支专项队伍,引导实践队围绕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开展以“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伍奔赴广州、惠州、连州、佛山等地,参与人数共104人,新增实践基地2个,服务总时长为188小时,受益人数425人,在社会实践和服务中彰显外文学院青年的青春活力和蓬勃力量。

学院领导保驾护航,助力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我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更好地创造实践机会、搭建活动平台,学院院长谷红丽、副院长徐曼菲教授亲自前往连州实践地牵线搭桥,与当地负责人开展专题座谈并共建实践基地,在配合当地英语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促成大学生暑期社会队伍的入驻帮扶,充分发挥华师外文学院师范专业同学的特长,为连州中学、连州北山中学学生带来英语教育和生活视野的提升契机。暑期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上,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文坤、团委书记赵頔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多次强调各队伍安全与注意事宜,给予实践队员们充分的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实践活动开展期间,学院党委书记许益锋、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文坤和学院团委书记兼2017级辅导员赵頔驱车来到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看望杨侨服务队队员,带去了学院对同学们的问候和关心,令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队员们倍受鼓舞,为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动力和信心。

探索实践新形式,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

历史昭示着过往,连通着未来,党通往胜利之路艰辛曲折,革命文化值得被广大青年熟知和尊重。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用恰当的方式重温党史国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对于青少年个人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长远意义。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要求,派出了以党员和团员为主体的队伍开展“乡村党建行”实践;以专业特色为基础,创新推进“绘本说党史,青春爱国心”项目,并自创开发了项目学习绘本。通过运用“智、说、绘、演”的形式,借由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八个关键性节点讲述了二十四个引人入胜的党史故事,以期通过艰苦朴实的奋斗故事、勤劳勇敢的主人公品质打动青少年,唤起他们对党的崇敬之情,深刻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党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历程,激起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绘本说党史,青春爱国心”项目作为今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重点实施项目,充分达到了促进青少年德、智、艺与爱国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杨侨实践队延续了往年效果良好的精品课程直播环节,直播了以“我们正青春”及“拥抱新时代”为主题的3节精彩红色课程,展现新时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启红色课堂新玩法、传播新时代理念,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通过直播欣赏到精彩的红色课堂,感受新时代大国风采;多支服务队在实践地进行了爱国主义宣讲和人生理想宣讲,身体力行激发了服务地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图强、勇于拼搏的可贵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外文师生精准帮扶,高质外语教育走进粤西北

连州中学服务队和北山中学服务队分别奔赴连州中学与北山中学开展初高中英语听说训练营。在出发前,外文学院刘晓斌、潘军武和伍乐其三位老师针对实践队伍的课程设计、教案、课堂活动进行了充分的指导和修改。潘军武、李明喜老师随同学们深入课堂,陪伴同学们驻扎连州服务地进行课程打磨和活动指导。当地中学生在大学生老师们新型的授课方式下,不仅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同时也掌握了实用的听说技能,逐步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自信心。

初中听说训练营针对中考英语听力题型的特点,设计了学习、体育、校园生活等不同主题的基础听力课及听力微技能指导,准备了视听说、听说场景课等具有一定难度的提高型听力课程,在给予学生充足专业知识“输入”的同时提供合理的“输出”展示,寓教于乐。高中训练营结合广东英语听说高考的要求,课程三部分分别对应高考听说的三大题型——模仿朗读、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此外,通过角色扮演、“人机对话”、小组竞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结束听说训练营的实地课程后,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师生也将采用长期网络追踪、实践队员和当地学生结对等方式开展精准教学帮扶,进一步提高连州学生的英语发展水平。

以上活动得到了南方+、连州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未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将继续与连州市教育局合作开展混合式教师培训、研究生实习帮扶、大学生教育实习、暑期实践夏令营和专项课题跟踪研究等,力争通过三年共建,整体提高连州市的外语教学质量。

延续青协优势项目,实践效果见真章

今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传承并发展了青协传统的优势项目,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

长兴街家综服务队继续开展曾获得第四节越秀创投自组织优胜奖的女童保护项目,从建立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入手,教授教师做好性安全防范的教育,传授生理知识和救护措施,从而构建起“儿童+老师”的儿童保护“双重安全网”,帮助幼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曾被评为“青年志愿行动品牌”的“童心相绘”英文绘本项目继续结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专业优势,通过情景对话、角色扮演、阅读分享会等活动让孩子在轻松的语言环境里学习英语知识。其中,广爱服务队、长兴街家综服务队和棠下家综服务队以此为基础为周边社区贫困家庭的儿童开展了素质拓展和亲情陪伴等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互助和谐环境。

外文学院作业辅导项目持续发扬师生互动、寓教于乐的优点,杨侨服务队、连州中学服务队和北山中学服务队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志愿服务,面向留守儿童以学业辅导、素质拓展等志愿服务方式,为当地学生提供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的机会。

深化校企合作,外文学子实习中谋展翅

2019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展翅计划在往年发展的良好势头上持续升级,合作企业数量由去年的两所增至五所,为外文学生开放的实习岗位由105个增加至205个,成功举办招聘面试五场,为外文学子提供了更多暑期实习的机会,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大量人才资源储备。今年,展翅计划实习招聘岗位包括中学英语助教、市场经理、行政助理、学科管培实习生、教学管培实习生等,岗位类型的多样化为外文学子提供了更多选择,为他们今后择业、个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在实习工作正式开始前,学员们把握各企业精心组织的岗前培训,利用展翅计划平台拓宽眼界,积累实习经验。实习期间,他们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工作能力展现了华南师范大学学子的风采,获得了合作企业的肯定和好评。通过展翅计划的实习与见习,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学子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展现出青年学子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能力与担当。

在实践中,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学子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了解社会,收获情谊;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锤炼品质,提高修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外文大学生对国情、社情有了更生动的了解,成为他们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一课。


夏日倾情·织梦暑实

2019年度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回顾

经益求精,管动你心。在2019年的夏天,祖国七十周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为贯彻落实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要求,努力开创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新局面,经济与管理学院多名师生奔赴各省市乡村及街道社区,他们怀揣“青春心”,拥抱“中国梦”,用知识、爱心和力量在“新时代”的潮流里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共组织了下乡队伍21支,共计51名师生党员、459名团员参加,师生们各尽所能,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

队伍规模庞大,实践地覆盖广泛

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经济与管理学院共有21支实践队伍,分别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精准扶贫服务、教育关爱服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美丽中国实践和理论普及宣讲等各种类主题进行实践。实践活动的形式包括三下乡服务和社区服务,经管师生深入粤东粤北等众多地区挖掘地方人文情怀,开展特色实践活动。

师生参与热情高涨,据统计,共有495名在校生参与学院队伍,指导老师共15位,包括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活动服务群众高达4500人。

实践队伍成员构成多元化,经管学院大一到大三在校本科生是本年度实践活动的骨干力量,同时更有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与本校其他学院同学热情地加入,共同开展今年主题为“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领导老师高度重视,实地指导实践

在实践活动出发前,学院党委副书记申云同与学院团委书记张洪铭对各队伍队长开展了活动安全防范教育和动员大会,并向各队伍明确了宣传工作的重点在于“建国七十周年”和“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上。申云同副书记更是对各队伍寄予了深厚的期望,这期望不仅是一种鼓励和重视,更是每支队伍的一份责任和使命。

在各队伍实践期间,学院党委领导和专业老师深入梅州大埔、清远英德、汕尾陆河、河源平渡等实践地与学生一同播种盛夏,孕育未来。

学院领导亲身参与队伍举办的特色活动,给予学生深入指导和鼓励,保障了队伍活动的成功开展和促进活动效果的升华。同时,专业老师的实地沟通为实践队伍同实践地达成了更好的合作与交流,也为实践调研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宣传效果显著,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在组织学院学生积极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同时,学院团委抓住机遇,把握时机,坚持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作为宣传方向,结合“建国七十周年”的时间节点与“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暑期社会实践主题,积极突出模范建设,主动向社会展现实践成果,并且获得了众多社会媒体的关注报道。据统计,本年度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各级官方媒体报道共302次,其中包括中国大学生网、饶平县人民政府网、云浮最前线、校紫荆网等多家官方媒体,更在易班平台获得多次头条推荐。各地媒体的广泛报道使学院实践成果得到有效地传播和展示,在给实践地带去切实帮助的同时使得我校实践活动社会影响持续扩大。

长效化发展,促进实践基地建立

学院团委积极深化“五化”模式建设,在与各实践基地开展合作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各个实践基地的长期合作机会,促进各实践基地实现“长效化”发展。

今年学院在积极寻求新实践地的同时着力于“基地化”建设,建立长期回访实践地,保证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完整性。2019年,是学院格子服务队回访的第3年,也是逢源服务队回访的第13年;另外,学院沙面服务队等多支服务队伍更是与实践地建立了新的基地合作协议,这对学院开展长效化基地服务又是一大推动。

学院队伍不断加强与已有基地实践沟通交流的同时着力促进新实践基地的建立,使三下乡常态化,从“三下乡”转为“常下乡”,走基地合作长效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每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资源的整合与实践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活动特色化,实践影响有效提升

经济与管理学院21支实践队伍开设的实践活动在秉承我校三下乡的精神和要求的基础上,每支队伍兼具学院特色与队伍风格,针对不同实践地的实践情况开展了包括红色党建教育、学院特色课程、专项实践调研、爱心助老义诊等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实践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红色党建教育方面。学院党委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指导队伍下乡实践。在学院各支队伍中,珍珠一柒行服务队与英德服务队特别由学院党委书记带领,队员涵盖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实践活动中重视红色教育,开展相关课程,将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地方基层党支部相联系,促进了两者的交流互鉴,共同营造良好红色实践氛围。与此同时,别出心裁的实践形式也给红色党建教育进行了充分润色。红色党建教育的实践形式经过学院师生的共同策划,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和活动形式。从重温入党誓词、重游革命遗址到开展党建座谈会,这些实践形式能让当代大学生和基层群众更加了解实践地的红色基因,增强实践地人民的家国情怀,有利于通过红色党建教育引领乡村振兴,并且打赢脱贫攻坚这一关键战役。

学院特色课程方面。学院师生匠心打造经济小课堂,注重其专业实用性。各实践队伍贯彻学校与学院要求,将自身专业知识融入实践课堂当中,精心打造了启蒙经济小课堂、趣味博弈论、模拟经营等既轻松又具有意义的学院特色课程,激发出实践地儿童对经济知识的热爱与好奇,带领他们在经济知识中探险遨游。部分队伍通过开展特色讲座的形式,带领实践地居民走出诈骗陷阱。学院队伍珍珠一柒团服务队、逢源服务队、沙面服务队等都应现实需要与自身能力实际举办了金融防诈骗讲座和宣讲会。各支队伍用发放宣讲手册、真人小剧场等独具一格的形式生动地给当地居民还原了金融诈骗的真实面目,切实增强了实践地居民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专项实践调研方面。本次实践活动调研主题广泛,切合社会与实践地的现实需求。学院多支队伍都设立专项调研小组,他们根据时代背景和当地情况,特别在乡村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两方面,结合自身队伍类型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调研实践活动,并且融合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科调研特色,利用自身的数据分析能力为实践地的民生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也正因为此,本次专项实践调研硕果累累。学院各支队伍的调研小组深入各实践地基层机关和乡镇企业,走访实践地多户居民,成功收集众多有效数据,其中入户调研超过300户,回收了1000余份有效问卷,完成多篇具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各队伍通过运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处理,最终完成的调研成果给实践地带去了有效的参考及建议。

爱心助老义诊方面。学院积极组织,加强专业化,注重实际效果。与往年实践活动相同,学院队伍坚持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康学院团委合作,通过广中医学生加入学院队伍,一同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在各实践地举行专业性的爱心助老义诊活动,并且普及医学养老常识,旨在为各乡村和社区居民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带去我们力所能及的呵护与关怀。

追梦不停,实践不息;燃情夏日,暑实有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民生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与基层政府进行交流学习和资源共享的直接渠道。经济与管理学院二十一支实践队伍在今年夏天用热情、赤诚、认真在祖国的多个地方谱写了华丽的夏日篇章。这些经管师生躬身实践的成果,将会在今后的每个夏天,在更多的地方继续释放他们的余热!


历史文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坚守青春“赤子心”,书写铮铮“报国志”

2019年7月8日至8月30日,历史文化学院176名学子组成六支队伍,先后奔赴河源龙川第一实验学校、江门台山华侨中学、汕头桃溪学校、湛江遂溪平衡学校、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广东省档案馆和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等多个地方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灵魂主线,紧扣专业特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创新的宣讲、支教、调研、岗位实习等,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社会实践中激扬青春,服务社会,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领导高度重视,多管齐下保驾护航出实招

为保障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学院进一步强化各队伍的指导力量,学院党委书记黄嗣殷,副书记陈果,学院团委书记陈启萍,团委副书记刘旖、刘金英等担任实践队伍的指导老师,对队伍的活动统筹、组织、实施进行细致的指导,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效果。

同时,学院建立长效机制,在继续深化与各实践地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暑期社会实践共建基地2个,并举行了基地挂牌仪式;通过召开“三会”,即暑期社会实践经验分享会、动员大会、队伍例会,凝人心,聚力量,有效推进前期培训工作,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组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微信群,畅通信息传达及反馈渠道,增强对实践活动指导的针对性与及时性。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入人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各队伍切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携手广州市大元帅府、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等共建单位,举办以“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铭记黄毓全、李荣熙先烈爱国抗日事迹展”为主题的红色送展活动,把共建单位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乡村校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队员发挥专业优势,以淞沪抗战前后的历史为背景,自编自导自演红色主题情景剧《人民与十九路军同行》、策划红色微党课、红色家书朗诵、红色研学活动等,邀请烈属将属进行现场讲述,用多种形式入情入理地将红色故事讲进听众心里,用实际行动缅怀先烈,发扬爱国与抗战精神。挖掘实践地历史资源,将当地革命先辈的事迹融入课堂,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红色主题班会,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我院华南师范大学新时代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深入课堂、社区,开展“时代精神照前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红色宣讲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各队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党组织生活会、团组织生活会的方式强化队伍思想建设,发挥党员、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前行力量。

增强民族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在实践活动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意,做出实效,在学院团委的带领下,各队伍共同策划、实施了“1+1+N”工作项目,包括:开展1次送展活动,组织1个专项调研,开设N门传统文化课程。

与广州南越王宫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多家单位合作,举办“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主题展览”“跨越千年历史,探寻南越古国——琳琅南越王主题展览”等送展活动,让当地学生在了解家乡悠久历史文化发展,体会历史名人故事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各队伍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热点,开展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包括非遗民间艺术“浮石飘色”、龙川赵佗文化、潮汕地区民俗文化“出花园”等的发展、传承现状,形成调研报告,并创新性地将调研成果应用于实践地学校校本课程。各队伍通过朗诵、书法、话剧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手机直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太极拳、汉服、中国结、古文字、古诗鉴赏为内容的体验式教学课程。同时,以“潮州木雕”“南越王赵佗”等历史文化课程带领学生深入体悟文化背后蕴藏的民族精神,在强化民族自信与认同中提升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抒发爱国赤忱,喜迎建国七十周年华诞齐献礼

2019年是祖国母亲的七十华诞。历史文化学院高扬爱国主旋律,统一策划,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为祖国母亲献上一份来自青年学子的美好祝愿。各队伍在不同地点、时间,共同举行“同升国旗、共唱国歌”升旗仪式、“我爱你中国——献礼70”快闪活动、“红星闪闪耀我心”童绘活动以及“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十米长画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庄严的仪式中抒发爱国情怀,在具体的实践中坚定报国信念。

深拓展翅平台,学子青年实习见习长才干

学院团委积极响应2019年“展翅计划”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行动的号召,与广东省档案馆、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等单位进行共建合作,开发见习岗位14个,实习岗位47个,为学生提供实践成长的优质平台。

我院学生组成讲师团,设计“孝”文化系列班会课程,并将课程送入广州市第七中学、象贤中学、养正小学等8所学校的课堂,开展送课到校活动28次,引导中学生创新性继承和弘扬新时期“孝”文化。

协助广东省档案馆进行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活动策划和执行等多项工作;在越秀区文化馆参与分馆建设调研、参与街道各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研和整理资料等多项工作。

在档案馆负责侨批档案整理的张佳贤同学谈到:“那些侨批很多都已经发黄,破碎,可能再过十几年它们就不复原貌。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尽快抢救这些桥批档案,为当时的社会,为我们国家留一份历史记忆。”

通过“展翅计划”的见习、实习,我院走进工作单位,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让他们在挥洒青春热血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担当者和奋进者。

强化宣传总结,反响热烈实践效果见真章

历史文化学院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开展理论宣讲29次,专题调研17次,志愿服务187次,受益群体覆盖社会团体、学生、家长及广大民众,服务受益人数逾17000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组织有秩序,开展有特色,活动有成果,学院赴河源龙川第一实验学校服务队、赴汕头桃溪学校服务队、赴江门台山华侨中学服务队获评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重点团队,实践活动受到实践地服务对象的高度肯定。

湛江平衡学校黄湛强校长在活动结束后,给学院发来了感谢信:“在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中,你们冒着酷暑带来了一场又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活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你们炽热的爱心为乡村学生天真质朴的梦想添加了绚丽色彩,用无私的奉献铸造了孩子们实现梦想的桥梁,体现了心系祖国未来,托起明天太阳的博大胸怀。”

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负责人评价此次实践活动既为高校学生党员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也为广大党员、未成年人提供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载体,达到了资源共享、共建共育的良好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各队伍注意拓宽宣传渠道,及时总结实践实况。截至目前,发布微信推送98篇,向校内外相关媒体网站投稿194篇,活动事迹被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中国广州网、河源龙川广播电视台以及华南师范大学紫荆青年公众号等多家媒体报道,社会反响热烈。


槐夏丹心育嫩芽,文人热血沃新花

2019年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结束

为贯彻落实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要求,在体悟乡愁中传承时代薪火,在2019年这个极具历史意义的节点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14支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分别奔赴广东、江西、广西、贵州等四省十地,开展以“送经典到基层·智享乡情”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融理论与实践、互联网“+”与精准扶贫、文化传承与知识传播为一体的基础上深入基层,彰显人文关怀和时代创新元素,助力经典传播和乡村振兴。本次实践活动队伍数量多且规模大,在多方面展现出不少亮点。

支教方面,各队伍发挥文学院专业特色,切合“读、写、讲、演”四大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素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文化课堂,如红歌学唱、红色故事讲解、物理小讲堂等,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手工课堂,如手抄报制作、泥塑制作、脸谱制作等,提高学生动手创作能力;体育课堂,如军体拳练习、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寓教于乐,强化学生身体素质和防卫技能。

调研方面,各队伍秉承“致力乡村振兴、助力文化传承”的实践主题,在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如推普队伍针对推普地区普通话读音和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分别以推广普通话在传承红色文化中的作用、普通话与红色文化传承及古村落文化特色的关系为切入点,线条化展开调研,探究具有一定普世意义的融合路径与推广方式,为普通话推广提供理论支撑。其他队伍则致力于教育关爱问题,探索留守儿童的陪伴及成长机制。各队伍调研主题丰富多样,助力完善乡村建设,解决乡村问题。

宣传方面,各队伍化宣传为地方通讯的喇叭,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化地展开宣传活动,积极投稿各大网站,如校紫荆网、中青网、当代大学生网等,同时积极联系地方媒体,如增城日报、梅州168等,使实践成果展现出受众范围广、影响效力大、宣传效果佳的特点。

迢迢实践路,文人不独往。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践学”的重要平台,是“青年大学习”的重要实践途径。华师新青年们将时刻秉记知行合一、躬身践履的新时代要求,在播撒知识和关爱,灌溉呵护着未来之幼苗的同时,为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而矢志不渝,接续奋斗,献礼祖国七十华诞!

作者/通讯员:各单位通讯员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