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
照亮2019:代表委员话信心 | 国企改革:“两分开”带来“一公平”
国企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2018年,公司制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国企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效,“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加码、国企效率大幅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林勇说,随着“混改”持续发力,他对今年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充满信心。
政府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国有企业,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应该说,国企改革还是取得很大成就,它也激发了很多经济活力。我对我们国家经济在2019年取得更大的发展,是完全有信心的。
对于国企改革,社会的关注度和期望值一直很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亮出了2018年中央企业成绩单:实现营业收入29.1万亿元、利润1.7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从中央企业报告一些数字来看,我觉得中国的市场潜力很大,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潜力也很大。
国企改革,潜力巨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国资国企改革。这和2018年提出的“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一词之差。从“推进”到“加快”,显示出对国企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信心源于多年来坚持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从管人、管钱到管资本、管投资,“两分开”不仅“放活”了国企职能,“管好”了国有资产,也让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随之而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徐征说:
“政资分开”实际上现在已经在全国一些重点的省市执行了,“政企分开”现在也正在逐步推进。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导向就是管住国资、服务企业,然后让企业自主经营,这对国企的改革发展都带来了非常好的效应。该市场管的事坚决去让市场管,我觉得效果非常好。
取势方能望向长远。“政企”“政资”两分开,带来一个公平良性的市场环境,正在照亮国企改革之路。今年,我国将着力推进董事会建设和经理层任期制的契约化。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立荣看来,推进董事会建设让他对公司的竞争力更有信心。
我们现在二级公司全面在推进董事会的管理,要放手让我们的二级公司在市场中充分发挥作用。市场千变万化,我们要抓住机会发展壮大。
“政企”“政资”两分开,还意味着体制机制的重要转变。去年,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绩斐然。南航集团、中国航信集团的股权多元化改革初露端倪;中国联通引入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12家战略投资者,搅动行业一池春水,激发起企业从未有过的活力和竞争力。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说,实践证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大有可为。
联通进行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后,他们推出了低价格的产品。这个产品进入市场以后把电信市场就搅起来了,其他电信运营商也得跟进。我们已经分享到了电信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红利。我举这个例子说明,放宽准入的改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可以大见成效。
今年,我国将继续扩大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推出100家以上国企混改试点。“政企”“政资”两分开,如同打开了一扇大门,让合作更深入、竞争更公平,也给民营企业更多的进入机会。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把握好优势互补,国企和民企一定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照亮改革的方向,让国企改革前途更光明。
假如在这么一个大体量的基础上,再把我们众多的、机制灵活的民企拉进来,发挥出民企机制的快速性作用,又能够把我们国企、央企的压舱石的作用两个结合起来的话,为我们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会带来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推动。
报道链接:http://news.cnr.cn/native/gd/20190313/t20190313_524540954.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9年3月14日广州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林勇:建议建立健全老年人走失防护机制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林勇带来了关于建立健全老年人走失防护机制的建议。
林勇表示,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走失的新闻频频见诸报端。根据2016年民政部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白皮书》数据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而平均每天就约有1370名老人走失。从年龄上看,65岁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达到80%以上。
建立健全老年人走失防护机制,具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他建议,由国家卫生部门建立易走失老年人数据库。可由国家卫健委牵头部署、各省市卫健委依托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在全国范围开展65岁以上老人精神病、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损害等免费筛查、登记工作,基于公安部门的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建立全国统一的易走失老年人数据库。
另一方面,在易走失老年人登记造册的同时,免费发放手环、定位贴等防走失装置。由四大运营商免费提供防走失装置定位服务。防走失装置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快速、便捷、精准定位。
他还表示,加大中小城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走失防护和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宣传,以有效降低我国老年人走失率。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瑞琪、杨洋、贾政、蔡冬庆、陈家源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骆昌威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贺风玲
报道链接:http://www.gzcankao.com/news/wx/detail?newsi=398442&time=1552527044995&from=groupmessage
2019年3月13日时代财经:
时代·大湾区|从专项到全面 粤港澳三地开展多层次教育合作
粤港澳三地的教育合作,远在“大湾区”提出前就已推动多年。
三地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在总量约150所高校的布局中,香港有5所高校位居全球排名前50,澳门的旅游教育等学科专业水平高居全球前列,广东高等教育体量庞大且拥有完整的学科布局和产业链。如何积极结合,一直是教育合作的关注焦点。
现在,大湾区正在被打造为世界级的城市群,教育合作已经远不能继续满足于目前水平,近日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也已提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更高要求。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教授卢馨承认:“我们广东总体还是有差距的,但《规划纲要》里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我想这些措施会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促进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
《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推动大湾区内教育合作发展,包括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建立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
“也可以在没有共同办校期之前先开展某些专业的合作。比如最近香港中文大学跟北京大学中国文学专业有合作。”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对时代财经说,如果暂时无法实现合作办学,也有其他几个层面的合作办法。
“比如,可以在建立高等研究院方面进行合作,共同申请国家的发展基金、广东省的产业化基金;第二,其实我们已经在做了,香港部分大学在国内的大学,特别是在深圳,开始办校区或分校区,”林勇说,总之,在大湾区中,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规划纲要》的实施对教育来说是重大利好。
卢馨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合作方式,她说:“比如说联合新建实验室,或者可以联合新建职业培训训练基地等等,以灵活的方式来共建合作办学,这些都会对我们的教育事业会有很大的促进。”
值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和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的重要途径。相关数据显示,珠三角内高职院校数量约占全省比例的81%,每年大湾区内职业教育毕业生达数十万人。
而粤港澳三地的职业教育亦各有特点,香港在管理机制和专业认证等方面具有国际视野,澳门在旅游教育培训方面独树一帜,广东在规模、结构、就业市场上则更胜一筹。积极拓展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应用型人才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活力。
《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粤港澳职业教育在招生就业、培养培训、师生交流、技能竞赛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内地与港澳合作办学方式,支持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交流合作,共建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园区。
卢馨以所在的暨南大学举例,“比如说暨南大学现在的学分互认和对港澳开放,港澳青年可以一视同仁地参加我们的职业资格考试,可以招录公务员,可以担任国有企业单位的领导等等。”
林勇总结道,专业合作其实也可以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层面上的交流,另外一个则是学生的交流。教师层面主要是短期的访问学者,共同申请项目,而学生层面也可以有比如半年、一个学期等的交流,促进三地的教育水平的提高。
“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政策得当,一定能够有更多、更灵活的方式进行合作,这些都将会大大促进我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卢馨认为,现在之所以合作不畅,主要碍于粤港澳的互通限制,港澳青年未能更为自由地到内地进行创业和就业。但刚刚出台的《规划纲要》在第八章第一节和第二节都谈到了很具体的措施,为港澳青年来内地上学、就业、创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突破人才要素流通的障碍,就一定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学子参与到粤港澳——尤其到内地——科技创新的行业中。
除了这两个层次之外,还有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也为代表委员们关注。“香港的私立幼儿园的教育也办得非常好,幼儿教育方面也可以借鉴香港的教育理论,它更强调教育的公平。”林勇告诉时代财经。
2019年3月13日时代财经:
时代·两会 | 大湾区百业谈(视频)
2019年3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林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林勇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各城市发挥自己的发展优势,找到新的发展动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与中华文化认同、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担当的有为青年,特别需要形成支持粤港澳青年人社群共研、共联、共创、共享的创新土壤与成长机制。政府应在广州、深圳等具有较好产业技术储备、人才教育基础、历史文化积累、国际交流基础的重点城市,打造一个面向数字经济领域,聚焦新技术应用和产业融合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和交流展示中心。平台面向数字经济领域、聚焦新技术应用和产业融合。其中最关键的是实现粤港澳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粤港澳青年公益创新创业平台、粤港澳青年成长创新创业平台、粤港澳青年文化创新创业平台四个定位。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武勇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刘远舰
报道链接:http://sscp.cssn.cn/xkpd/xszx/gn/201903/t20190313_484683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9年3月15日央视网、中青在线同时报道林勇关于夫妻合休产假的建议
对女性不公平,建议夫妻一起休产假?网友:靠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勇提交了《关于夫妻合休产假的建议》。他认为,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性别不公平,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给生育二孩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夫妻应当合休产假,强制男性分担育儿义务。
林勇认为,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求职的女性而言,二孩政策大大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其录用的概率。女职工因为生育导致的产检、安胎等原因离岗,以及长达半年多的产假,使得企业招聘新员工时普遍倾向于录用男性。二孩政策更使得这种离岗时间翻倍。
其次,对于本身在职的女性而言,二孩政策影响其职业晋升。具备生育二孩条件的职业女性,大多在职场上也有一定资历,面对政策,“生”还是“升”是个两难抉择。
另外,配套政策不完善影响了二孩家庭的内部和谐和儿童的健康成长。”
林勇提到,国内现行产假政策包括针对女性的产假和针对男性的护理假(部分省市称为陪产假)。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在此基础上,各省在各自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分别规定了奖励产假。
林勇认为,修改产假政策,挪威经验可以参考借鉴。挪威的产假称为“育儿假”,夫妇加起来可休47周全薪育儿假,其中父亲必休的育儿假是12周,挪威政府曾表示将继续延长父亲必休的育儿假。这种强制男性分担育儿义务的政策,可以直接降低生育对女性职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提高女性的生育意愿,使全面二孩政策达到理想的效果,还可以纠正性别不公平现象。同时还可以改善家庭教育效果,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为此,林勇提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共同享受产假并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使丈夫享受产假的权利法定。
第二,将陪产假与产假合并,由夫妻合休,其中男性产假建议为42天以上,具体天数各省根据财政能力自行确定;在上述规定假期内照发休假人全额工资。
第三,建议男女双方均可在法定产假基础上申请延长假期至365天(夫妻双方休假合计);在法定产假后的休假期间,按照全额工资的75%发放工资,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和人力压力。
网友对该建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表示支持林勇教授的建议。
央视网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9pjqaSv9u1ovnzfWRSDzzA
中青在线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ovl4vplQqI4iJvhG244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