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教育科学学院校协同“智能教育创新”交流会在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黄甫全教授主持,有关的教师与研究生以及来自广州和东莞等地的一线30多位校长和教师参加。双方围绕“人工智能+教育”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我校德育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展示二次开发的小E机器人和I 宝机器人进行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并与校长和教师们进行实时现场互动。
教科院团队带领来访的校长和教师们参观了课程开发实验室、教育教学实验室、微格实训室、VR+AR课室和录播室等,介绍了实验室的建立意义、设备功能、操作方法以及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的成效,使校长和教师们获得更加真实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
黄甫全教授作了报告。他提出在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构建人类教师与AI教师联袂执教的双师课堂是必然趋势。黄甫全教授进一步指出,当前机器人尚不具备成为教师所需的高尚师德和教学能力。因此,为使机器人更好地进入课堂,黄甫全教授详细介绍了“德育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研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团队目前的研究进展,为一线学校建立教育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开发智能课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启发。
随后,双方进行了深入提问与探讨。东莞市寮步镇中心小学梁锦堂校长提出了关于小学建立人工教育实验室的方案设计及其设备问题。对此,黄甫全教授进行了深入解答,“假如咱们的学校要建立,大家以考虑建立一种既可以进行课程开发,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开发的综合性的教育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在做教育人工智能实验室了,设备和经费问题则要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预算。”东莞市松山湖实验小学冯正华校长提出了关于AI教师教学评价以及个性化辅导等问题。黄甫全教授表示,把教学评价交给AI教师,评价的内容和结果就会深入细致很多,这也需要我们一起合作开发出一套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以及教育系统出来才能实现。其次,AI教师的个性化辅导是基于大数据的基础之上的,目前的人工智能正在往深度学习的方向发展,我们AI教师的开发,不仅要具备深度学习的能力,而且要具备教学和评价能力,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辅导。
黄甫全教授及其师生研究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教育学与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整合的超学科研究,同时与中小学校结成协同联盟,其鲜明的学科创新特色、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吸引了一批一线学校加盟,协同创新与开发智能课堂课程与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