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018-10-25 12:11:34

10月21日,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编辑部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丁晋清,福建省教育工委原常务副书记、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郑传芳,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徐俊忠,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家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主编林进平,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林进平致开幕辞,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陈金龙做总结发言,学院党委书记周宪、副院长关锋、魏则胜、胡国胜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副主编黄晓武主分别主持开幕式和研讨会的主题报告、专家发言。

朱孔军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撑、方法指引与价值导向,改革开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释力和生命力。林进平在致辞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政治性、学术性、现实性、前瞻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办刊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要处理政治性与政治化、学术性与学术化的关系。丁晋清表示,广东改革开放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辛勤探索,离不开全国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对广东的大力支持,并对广东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举措进行了介绍。

郑传芳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作了主题报告,分析了党的理论创新的时代基础和时代背景,系统阐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构成、演进过程和创新历程。徐俊忠作了“扎根中国——新时代深化教育改革的基本向度”的主题报告,指出扎根中国是教育改革的召唤,是中国教育实现应有的社会责任和功能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学者实现学术原创的必要基础和前提,是中国教育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的理性选择。吴家庆从世界社会主义的维度,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并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作了简要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蒋建农分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背景差异和非公有制领域的党建问题,并对如何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进行了阐释。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陈培永以新的视角,对“资本”“革命”“阶级”三个范畴进行了阐释,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文亮对改革开放“失败论”“变质论”“倒退论”等历史虚无主义观点作了澄清和批驳。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有奎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历史演变、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内涵、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内在机制等方面作了阐释。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卓红论述了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思想形成发展的关系,提出应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点出发理清改革与革命的内在关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邸乘光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出发,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深入探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改革开放历史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辉阐述了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总结了中国价值观建设的基本经验。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汤志华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价值取向。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解丽霞围绕“人民当家做主”作了发言, 追溯了“人民当家做主”概念发展的过程。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坚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认为,改革开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人的自由全面解放思想、世界历史理论的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发展。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中源审视了改革开放40年从“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脉络,分析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人民为中心”的共同点与差异性。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岳奎认为,改革开放前与后的关系不是断层的,改革开放是对前一时期的继承和超越,中共八大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丰清分析了问题导向与改革开放的展开。《岭南学刊》副主编武晟提出了系列问题让与会者思考,以深化改革开放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夏根,围绕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行了发言,分别从目的和性质、范围和深度、任务和特点、作用和影响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行了阐释。

自由发言阶段,林进平、刘卓红、付克新、武晟、罗苹、黄晓武、陈东英从不同角度围绕主题展开了讨论和交流。

最后,陈金龙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概括了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主题的阐释、改革开放的整体性评价、改革开放具体领域的实践展开与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改革开放的背景或缘起、海外中国改革开放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他认为,本次研讨会主题鲜明、讨论深入、成果丰硕。

作者/通讯员:付蓓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