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推出“走在前列 高校支撑”全媒体报道,展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支撑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做法新目标。
这是系列报道的第七篇: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5月底,华南师范大学与惠州市人民政府、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5家单位“牵手”共建“现代物理与清洁能源实验室”。自去年9月物理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以来,华师多个分量十足的大型科研平台启动建设,好消息接连不断。
“高校要主动作为,以改革再出发的新担当新作为支撑广东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表示,站在改革开放40年时代节点上,华师着力突出“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战略思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做“北上广”三足鼎立的师范大学,大力实施广东乡村教师教育振兴计划、粤港澳教育创新试验区计划、一流学科服务创新驱动计划三大战略,更密切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和广东发展需求。
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景。
三校区合力打造两大学科集群
不久前,华师面向海外人才发出了一封诚意满满的邀请函,公开招聘心理学与脑科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32个学科的优秀人才,吸引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华师深入实施人才兴校战略,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倍增,2016年和2017年,华师连续获批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青年长江学者,引起广泛关注。
“华师聚天下英才,才能推动学科水平上台阶。”王恩科说,华师正在打造特色理工与优势人文社科两大学科集群。
理工科以光学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整合化学、数学、工程、植物与动物学、材料科学等ESI全球前1%学科,集中攻关关键技术创新;人文社科则集中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经济学等省重点学科优势,打造高端智库,服务广东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学科的优化整合使华师三校区定位愈发清晰。石牌校区“厚基础”, 集中力量打造优势人文社科集群;大学城校区正在跑出“加速度”,聚集物理;一流学科集群,搭平台促科研;佛山南海校区则定位为“国际化、新工科”,学科发展与当地产业密切结合。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胜所率领的蜚蠊科研团队,从昆虫中发掘药用价值。
仅半年三大科研平台迅速落定
“这间国际联合实验室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将看到由新材料带来的全新未来。”一个月前,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激动地说。当天,华南师范大学-格罗宁根大学分子科学与显示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组建,担任外方主任的费林加将与中国科学家携手在软物质材料机器人等4个国际前沿、广东急需的研究方向进行创新性突破。
站在新起点上,华师打造科研平台建设“三结合”的新模式(结合校内优势学科、结合国际学术前沿、结合社会重大需求),全面启动重大科技平台突破计划。
“2018年刚过半,3 个大平台先后落定取得大丰收。”王恩科兴奋地说,除刚刚成立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外,华师正在全力推进“光信息物理与技术”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刚刚与惠州市政府、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启动共建“现代物理与清洁能源”广东省实验室,地方政府3年投入30个亿对标国家实验室进行建设。
华师农村从教供需毕业双选会。
探索“新师范”助推南方教育高地建设
“乡村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直播课堂备课,也可用手机录制自己的课堂接受专家、名师‘会诊’,这种培训促进了对当地教育的‘输血’与‘造血’。” 华师网络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艺说。
截至目前,全国有48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华师网络职后培训平台,“互联网+教师教育”已成为华师“新师范”探索的金字招牌。
今年2月广东提出“新师范”建设以来,华师发挥华南地区教师教育排头兵作用,强化师范优势、创新教师教育,推动各级各类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促进全省教师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华师加紧建设华南教师教育大数据资源中心、广东教师数字化学习云平台和广东省未来教育研究院等若干具有领先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平台。
访谈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
在全国、全省高校新一轮发展中,华师如何加速建设,助力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透露了华师的最新计划。
南方日报:经过3年的高水平建设,华师打下了哪些坚实基础,在“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新一轮发展中,华师有哪些建设计划?
王恩科:高水平大学建设3年来,华师取得多个历史性突破。例如,物理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4个学科被评为A类,心理学进入A+行列,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化学进入前5‰;高层次人才数量翻番,还实现了国家级科研平台的历史性突破等等。
站在新起点上,华师将着力突出“教师教育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的战略思路,大力强化“高青人才内培外引、高端平台培育建设和国际化、信息化”关键抓手,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努力把华师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从现在到2050年,华师将实施“三步走”的战略安排,力争到2023年,学校建校90周年之际,跻身亚洲高水平大学行列,个别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力争在学校建校100年之际,接近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若干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力争到2050年,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一批学科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形成师范大学“北上广”三足鼎立格局,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100周年。
南方日报:要实现这一目标,华师还需要冲破哪些发展障碍?
王恩科:高校综合改革要牢牢牵住“牛鼻子”,华师有几个关键点必须重点“攻破”。首先是整合优化学科,集中力量打造“物理学特区”和“心理学特区”,推进学部统筹学科规划、人才引进等工作。在“特区”里,团队实行PI制,根据工作成果进行考核,真正让没有“帽子”的优秀人才也能获得高薪酬。
另一个重点是南海校区,我们将之定位为“国际化、新工科”校区,将大力发展设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特色新型学科并与当地产业和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密切结合。此外,我们还有绩效改革、人才引进等多个挑战,今年以来校内开展“办学思想和综合改革的大讨论”,现在全校教职工士气十足,我们更有底气向改革要动力,要发展。
南方日报:今年以来,广东“新师范”建设进展引人关注,作为华南教师教育排头兵,华师将如何带头作为?
王恩科:教师教育是华师的“根”,我们积极响应广东省关于“新师范”的教师教育新战略,希望我们的探索能为广东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和国家重大战略作出积极贡献,为全国振兴教师教育积累经验、探索道路、提供示范。
接下来,华师特别要推动教师教育发展共同体的建立,创新教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教育创新平台。同时,华师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并打造“一带一路”教师教育国际合作平台。
数读华师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4个学科被评为A类,心理学进入A+行列;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化学进入前5‰。
2015年以来,科研经费总投入达到20.78亿元。研究与发展经费占比达84.91%。
2015年以来新增国家级人才53人,新增省级人才66人。
有各类重点科研平台89个,包括国家级科技平台1个,部级科研平台9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0项,社科科研成果最高奖,第七届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
学生在全国各类师范技能大赛中稳居全国前3。
2015年起,与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合作开办附属学校13所,向社会提供了小学学位8403个,初中学位6942个,高中学位3446个,并吸收1998位来自全国各地教师组建教师团队。
【记者】姚瑶 陈枫
【摄影】董天建
【通讯员】胡庭胜 李宇红 朱德威 王丰 吴建国
【校对】冯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