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时讯 /2018-4-28 15:46
马院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举办“历史虚无主义最新表现与深层根源”研讨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编辑:杨柳青
4405

4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华南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2018年学术动态与网络舆情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历史虚无主义最新表现与深层根源”。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国防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共50多人出席会议。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王恩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常务副总编辑王利民致开幕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宪、院长陈金龙、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主任王广分别主持会议。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军教授指出,历史虚无主义不仅要从学术层面来分析,还需结合舆情现实来思考。2018-2021年有一些重要时间节点,需及时把握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动态。她将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归结为抓住特定时间节点大做文章、依托影视文学作品传播思想、借助学术手段包装特定观点、利用自媒体传播的隐蔽性扩大影响等四个方面。

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吴学琴教授对网络舆情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与目的进行评析,指出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以偏概全、夸大野史以掩盖历史真相、在网络中高唱虚无论调、片面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等方式,歪曲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及领导人物形象,达到否定中国革命历史、否定社会主义改造、阻碍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目的。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郭忠华教授从政治、学术理论、媒体市场等方面,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形成的动因,指出要从明确政治动机、引领正确的学术理论研究风气、做好媒体的市场规范等三方面,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李书吾副教授从军事角度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对军队、军人的冲击,指出历史虚无主义在客观上影响了军人的战斗精神与信仰基础,尤其是当前的军事题材作品的历史观出现偏差,作为军人更应坚守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立伟教授从史学研究视角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与台独史观的异同,强调二者共同点在于虚无中国革命历史、中华民族历史,目的在于分裂民族。要通过合法途径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与表现,倡导两岸史学家共同进行历史撰写,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开放交流,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指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源在于价值取向偏颇、历史分析逻辑倒错、历史评价标准混乱等三方面,并对未来历史虚无主义出现的时机进行了预测。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关锋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评价为切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观点,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之间的冲突之处,在于历史虚无主义用激进价值观检测历史、以特殊性事件对抗历史普遍事实、以当前普遍观点过度解读特定的历史情境,对历史人物进行片面、以偏概全的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梅教授从时间、空间维度,通过历史的含义解读历史虚无主义的起源,从学界、民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三个角度出发阐述如何理解与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学界应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思考自身的历史观与历史研究方法;民众自身对历史关注的意识觉醒具有积极作用,需要加强民族史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媒体则应做好历史教育的素材择取,加强主流意识的传播。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金华教授、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韩炯副教授、吉林大学文学院刘雄伟副教授、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范国强副教授、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增智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盛辉副教授围绕历史虚无主义与其他思潮的关联、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等问题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程馨莹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剑老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建伟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婷副教授结合当前网络舆情现状,对历史虚无主义诋毁英雄、虚无榜样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引导的对策。

王广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是一个特定概念,指的是否定中国共产党、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学者,都应关注和重视这种思潮所带来的危害,从学理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剖析和回应。

陈金龙教授进行总结,指出要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来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分析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和本质,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从战略上应对历史虚无主义,重视价值引导、方法引导、情感引导、心理引导,做到敬畏历史、尊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