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广州学习沙龙畅谈新时代、新思想、新飞跃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付蓓|编辑:杨柳青
19334

3月22日,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主办的“思想引领未来”广州学习沙龙系列活动第七场在市社科联举行。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曾伟玉,广州市社科联副主席谭晓红,广州市社科联、广州市公共安全研究基地、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广州市委党校、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及专家、师生代表,媒体代表等50多人参加了活动。

本场沙龙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学院党委书记周宪主持,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金龙教授出席并做主题发言,活动主题是“新时代•新思想•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

曾伟玉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沙龙的主题是“新时代•新思想•新飞跃”。“新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理论。希望通过交流研讨促进社科界同仁的共同学习,以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发挥社科界的思想引领作用,真正把我们的成果交流和传播出去。

周宪在主持发言中提出,在全省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 今天举办的“思想引领未来”广州学习沙龙主题活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体系结构、理论特质、历史意义、世界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分别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时代、经济和文化、中国和全球角度梳理解读,将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大贡献的认识。此次沙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落实会,是深化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讨会。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副院长关锋教授、吴靖教授、龙观华教授、周连顺副教授、张永刚老师、苏泽宇博士后分别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结构、理论特质、世界意义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主题发言。

陈金龙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结构”。陈金龙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成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与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大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习近平大量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成份来表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关锋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发言。他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有着极为突出的战略地位,需要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其中,对其独特理论品质的把握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这个基础性工作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结合其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的具体分析。要关注问题导向与突出的问题意识、问题化思维,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与辩证统一,人类关怀和民生情怀的统一,整体性视野、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分析。二是就其理论属性、禀赋的概括分析。要关注科学性、实践性、时代性、革命性的四“性”合一,以及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厚度、有亮度、有温度、有风度、有气度的八“度”共存。

吴靖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做主题发言。她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范式创新,正是新时代背景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经济学研究的新使命。十九大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可称为“马克思主义新综合”,具体呈现在以社会基本矛盾分析作为出发点、以人民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观、以对生产力的研究为核心、以新发展理念的构建为动力等方面。她认为,以“马克思主义新综合”为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创新,完全可以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对自身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基础之上稳步推进并最终完成。

龙观华教授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的意义”的主题发言。他提出,“新思想”从话语层面考察,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基本逻辑:中国的发展是在“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中国的发展必须在新时代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总目标而设定的具体目标;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提出,“新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周连顺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的建构”。他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大趋势,努力传播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积极展现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责任”和“中国行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全球治理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国际场合广泛宣传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在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系统阐述,既为国际社会描绘了一个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愿景,也展现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联合国文件,这标志着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中国全球治理的话语权逐步得到确立。

张永刚围绕“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的主题发言。他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局限于中国立场和中国意义,而是具有世界眼光与国际情怀的重要思想体系。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发展注入中国活力。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它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重义轻利、天人合一等价值理念和思想观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保留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核,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世界和平发展和全球治理完善提供中国方案,推动世界局势向好发展。

苏泽宇的发言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他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为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国模式的世界贡献三个维度对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时空定位;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构系统目标;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和基本遵循;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魂聚气,激发和汇聚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自由研讨阶段,刘卓红教授、周建伟教授、刘梅教授、冯夏根教授、杨婷副教授从时代、党建等不同角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发表自己的观点。

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刘志铭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发言的各位专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贡献的解读梳理非常到位,从不同角度对“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做了深入的解读,为我们之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据悉,“广州学习沙龙”是广州社科联在第四届广州学术季活动中创设的集理论学习、课题研究、学术研讨、成果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习研究平台,凝聚了广州地区优秀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和青年学者。沙龙通过立体式、全方位的学习活动,打造学习宣传党的重大创新理论的平台,以此来提升学习、研究、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能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人才队伍。

字号:
微信
抖音
校报
微博
电子邮件
xiaobao@m.scnu.edu.cn
访问量
累积:182347697
今日:22370
版权所有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4
news.s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广州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