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收藏者的文化大观园

2018-04-16 09:52:00

人们都说热爱收藏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念旧的情怀,

收藏者会在藏品身上找到过去的影子,

与此同时又能在收藏中找寻乐趣和知识。

不同的收藏者有不同的收藏态度,

或许这些态度反映出来的也是其对人生的态度。

关汉亨:珍贵藏品无私捐赠给母校

打开石牌图书馆“文博馆陈列室”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摆放整齐的古钱币、古铜镜、邮票等。这些藏品皆由1960届历史系校友、著名古泉学者关汉亨所捐。从1983年开始,关汉亨就耗费心血收藏古文物,但是他把大多藏品都捐献了出去。其中,捐献给我校的藏品就多达1000多件,除古钱币、铜镜、邮票外还有银币、纸币、青花瓷器、古旧铜墨盒、墨片等。

关汉亨在图书馆接受采访

说起这些古钱币的来历,关汉亨很兴奋。1958年,正在我校历史系就读的他在乡下看到烂铜烂铁的收购店正准备熔掉一堆钱币。“由于我读历史,所以就有一点收集古东西的意识”,他花一块钱就买到了两斤古钱币,“我一天就蹲在那里选,手都酸了,选了一百多个钱币,唐宋元明清的古钱币都有。”

“古钱币”是指古代货币。主要包括: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唐开元“通宝钱”、“唐元宝”、两宋“年号钱”等。

陈酌萧收藏的部分古钱币

从1985年开始,关汉亨一直研究古铜镜。关汉亨捐献给学校的十件古铜镜,十分珍贵,是贵族用的铜镜。东汉和唐朝两个时代的最多,还有一面是战国的,尤为珍贵。他提到,东汉的铜镜是最贵的也是最漂亮的,铜镜上常常会镶砖着很多珠宝玉石,十分难得。

在陈列室内,光是邮票就装满了两个展柜。对于关汉亨来说,最珍贵而且难得的是文革时期发行的邮票。“我收集了很多,差几套就收集完了。但是数量还是很少,主要还是有熟人才顺利得到这些邮票,”关汉亨直言。

从1998年开始,关汉亨一共向我校捐献了五次文物。 “我希望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这些文物能对祖国的文物有真的自豪感。”关汉亨说这是他捐献文物的初衷。

关汉亨捐赠的战国铜镜

马茂军:收藏古物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连接

文学院马茂军教授的家,有一个乱中有序的小院。院子的顶棚缠绕着绿色的藤蔓,架子上散放着一些陶瓷,书籍,石器等,院子的一边还有一口小鱼塘,这个坐落在城市中的小院,竟有一种难得的清凉和宁静。

院子地上堆放着几个箱子,马茂军打开箱子,小心翼翼地拿出民国和清代时期的线装书。“你看,这套书叫《牙痕记》,是以前淮剧的一个剧本。现在已经找不到这样的演出了……”,说完,马茂军就哼唱了几句。紧接又拿出了《古文观止》和《左传》等册子,马茂军满脸慈爱地看着这些书,用手轻轻地抚摸书中的文字,抑扬顿挫地给我们朗诵其中的片段。马茂军说:“每次看到这些书都会有一种思古的幽情,一种文化的使命感,仿佛在与古人交流,这是跟电子书和一般的纸质书不一样的。”

马茂军展示线装书

马茂军展示线装书

线装书是指以线类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从宋代开始出现。装订形式有包背装、蝴蝶装、经折装等。

这个石头在民间用于求子,供百姓跪拜。石头后面还有一个小洞,古人常常把写好的信片放到洞里面,用于许愿。

此青花瓷碗产于乾隆时期,碗上刻画了人砍柴和钓鱼的场景,反映了乾隆时期的生活场景。图画皆由手工画成,十分精致。这种碗体积较大,主要用来吃饭。

清花瓷碗

在马茂军的藏品中,最让他感到得意的莫过于张维屏的这幅字了。张维屏(1780-1859年),字子树,号南山,广东番禺(今广东省 广州市)人。嘉庆九年(1804年)中举人,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粤东三子之一,是清中期著名诗人和书法家。他说:“这幅字里的诗歌是张维屏的一首轶诗,可以写一篇文章,补张维屏诗集的遗漏。”

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醉翁亭记》书法,说它最好的去处应该是醉翁亭,从那个字的水平来看应该是清三代的。醉翁亭肯定没有这么早而且这么好的本子”。

“这是抢救历史文化遗产,是抢救性的收藏”,马茂军这样形容自己的收藏经历。对于马茂军来说,他们不仅仅只是物件,“这些文物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生活场景,比任何史料都要丰富和生动”。

除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古董”,马茂军家中还不乏一些来自各国各个地方的小玩意。“每到一个地方或者国家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或者古玩店看看,买一两个古玩,就当到此一游,这是我的习惯。”对他而言,这是一种文化记忆的连接。

温小浩:收藏岩石为教务服务

“这个是1.6亿到1.3亿年侏罗纪时代恐龙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植物化石,能看出那个时代的植物是怎样的”,当展示收藏的岩石时,地理科学学院教师温小浩一改采访时的内敛,跟记者津津乐道起石头来。品种、结构、地质、地貌、年代等一一道来。迄今为止,温小浩已收藏了数十块各类岩石标本,都一一陈放在地科院的岩石矿物标本实验室中。对于他而言,收藏岩石目的单纯得不能再单纯了,“主要是用于教学,让学生在室内实验学习中得到直观、具体的认知,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温小浩展示植物化石

温小浩真正有目的地收藏岩石是从入职华师成为大学老师开始的,兴趣源于其对地理的热爱。而对于收藏这一行为,温小浩直言当初并没有这种意识。由于职业需要,他每年几乎超过40天都在外考察。因在学校新开设的通识课《自然地理探索与野外考察》这一门课,温小浩每个学期都会带数百个选修该课程的同学到南海西樵山、深圳大鹏半岛等地野外考察。文学院16级本科生邱彤说:“老师随身会带一个小锤子,看到岩石就敲一下,很有趣。”

由于从事考察工作多年,温小浩说自己养成一种“职业病”,外出考察和旅游眼里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岩石,往往忽视自然的美景。但是采集到自己想要的石头绝非易事,有时候需要深入到较为险峻的山谷中或者沙漠腹地去。对他来说,必然会经常面临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采集的越多,经验就会越多,这些经验会内化进而丰富你的知识结构。”最惊险的一次考察是进入内蒙古西部的巴干吉林沙漠。为了进入沙漠,他们需要请熟悉的当地司机,自东玩西翻越全是裸露岩石的雅布赖山,爬过一个个沙丘,在颠簸、刺激、惊恐中进入沙漠腹地,去采集岩石标本。

各类植物化石

在温小浩老师眼里,石头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比如夜明珠,抛开众所周知的发光性外,它就是一种自然界常见的矿物——萤石(CaF2);其特殊之处是,夜明珠是含有稀土元素的萤石,因此其在白天会吸收能量,在黑暗环境里重新释放出来。”这些采集回来的岩石标本在下次课堂中就会充当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某一种岩石,必要时还会敲开岩石向学生展示其内部特征。

张琳:古琴的价值在于体验琴声之美

“琴放着不弹就是木头,琴除了可以欣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出声音”我校古琴通识课讲师张琳说。在她的工作室里,摆放在桌子上、挂在和靠在墙上的古琴琳琅满目,总数不下20张。然而,在她收藏的近百张古琴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张琳的工作室是三层的小阁楼,休闲区也可作弹琴区,往地上放上一张席子和矮桌子、一两幅字画与一些古玩,倒和古时雅士抚琴作乐的情境相契合了。虽然张琳收藏的古琴数量较大,但是古琴对她来说功用不在于观赏,而在于弹奏。由于每一张古琴发出的声音是有差别的,因此弹奏不同的古琴带来的音乐享受也会不一样。

张琳提倡以琴载道。在她看来,“道”是对于人的行为而言的,弹琴的背后人所追求的意义就是“道”本身。弹琴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因此,在弹奏时,张琳直言:“我什么都不想”。但是要到达以琴载道的境界需要一个过程,然而,造古琴就是一个起点。因此,张琳花费了很多时间在钻研斫琴工艺上。“由于在教学上也需要传授斫琴的工艺,那我就要拜工匠为师,跟他们学习如何斫琴。先不说做到跟琴对话,首先也要做到跟木头对话。”在张琳收藏的古琴当中,其中就有4张是她花费了两年时间斫出来的。正是因为了解斫琴的工艺,张琳在选琴上眼光才会更加犀利。

除了看工艺,耳朵才是辨别古琴好坏的关键所在。“古琴最美的声音应该是深沉、松透和苍古的,能发出这样声音的只有上500年的古木才能做到。”在工作室里,张琳拿出了用汉代的木头做的仲尼式古琴。由于材料难得,张琳足足等了5年才把这张琴拿到手。“这张古琴的材料是从汉墓里面挖出来的,由于我之前是学考古,我就知道有一种叫黄肠题凑的葬制需要大量的木材。然后我就留意有没有这样的木材流入市场以及用这种木材斫琴的工匠,”用张琳的话说,她跟古琴是有缘的,难得的古琴只属于有心人。

张琳在听琴

张琳还有另一张难得的古琴名唤“蕉叶式膝琴”,即可以放在膝盖上弹奏。膝琴是十分难斫出好声音的。膝琴弦长比正常形制的琴短,弦越短音就越偏高,音色就不够沉静。外加其槽腹空间小,声音不易出。若面板薄,会导致声音发空,如果面板厚,又会导致音发闷,不出声。所以一床好的小琴,远比大琴要难得,因此能斫这次类琴的工匠少之又少。“这张琴我等了好久,斫的过程就花了两年,还花了一年预订”。这张古琴是少有的稀罕物,而且琴上可有芭蕉叶的形状十分难能可贵,张琳笑道:“这张琴可以说是人见人爱的,我之前带着它去参加全国古琴届的大会,几乎人人侧目。”

张琳收藏的部分古琴

像这样难得而名贵的古琴在张琳的藏品当中还有很多,但是她经常毫不吝啬地邀请学生到她的工作室自由地弹奏古琴,在她看来只有通过弹奏不同等级的琴才能提高鉴赏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张琳的收藏有个特点,就是极其追求古老材料和当代工艺的结合。她认为,“古代我们已经回不去了,但是古老的东西是能起到鉴古通今的作用的,它可以让我们明白该如何面对传统和未来。”

束漫:旗袍穿出民族文化的自信

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束漫,被同行、亲友称为“旗袍教授”。第一次见束漫,她身穿着一袭紫色的绒面旗袍,笑容满面地跟我们打招呼,温婉且优雅。因为老家在靠近以海派旗袍闻名的上海,而且频繁接触有旗袍的电影和广告等,束漫从小就对旗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记得我的第一件的旗袍是广东顺德的香云纱,我是陪一个从美国回来的老太太去买旗袍,她说她要买香云纱,结果她没买,我买了,”束漫笑道。打从那时起,束漫和旗袍就解下了不解之缘。 

“旗袍教授”束漫

迄今为止,束漫已经收藏了近20件旗袍。在选择旗袍的材料上,束漫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很看重旗袍的质量,材质对了才能凸显气质。”在束漫的旗袍中,常见的是真丝,香云纱和丝绒等材质的旗袍。相对于新潮的设计,束漫更喜欢简约的自然花纹的图案,由于大多是凭感觉购买,她的旗袍颜色种类繁多。

香云纱是广东省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织造和染整制作的植物染色面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穿着滑爽、凉快、除菌等特点。

旗袍款式:如意襟,水滴领,短袖,长旗袍。

面料:布料、丝绒

旗袍款式:斜襟、竹叶领、短袖、单旗袍

面料:布料

由于上课,开会和外出吃饭时束漫常常穿着旗袍,旗袍几乎成为她的一种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束漫感觉身材已不如以前,“所以还是要注意锻炼,管理一下身材。”“旗袍教授”的称号不仅给束漫带了美誉同时也给她带来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信。“旗袍是一种文化,而不仅仅是外表的美丽,穿上旗袍,不仅会在内心深处唤醒我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更给我带来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状态,还会让我从细节入手把生活过得雅致一点”。就像开车一样,束漫能把车控制的很好,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自信,即以自己的自信掌控外在的事物,既深思物里,又游心物外,活出了一个精彩的自我。

“旗袍教授”束漫

陈酌箫:“收藏古玩不应只是占用,而应该应用”

采访陈酌箫那天,正值广州少有的霖冬天气,寒风肆虐而过,倍感凉意。只是当我们讨论起古玩收藏,这位博学多才的国学班同学便燃起了热情,绘声绘色地进行讲述。

陈酌萧接受采访

陈酌箫在古玩收藏上多有涉猎,研究时间最长的是古钱币,他收藏着五百余枚古钱币。“小学去学校的路上有一个古玩地摊,我经常去那里玩,在那里我看到一些老钱币,后面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在他看来,七岁开始钟情古钱币,与喜爱诗歌书画一样,是本性使然。在购买古钱币时,陈酌箫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其实一条便是偏爱色泽绚烂的,也曾为此有过“吃药”(看走眼)的经历。为了防止再次被骗,他不断翻看古钱币的相关书籍、图谱,接触古钱币贴吧、论坛,不定期地参加古币交流会,通过多年的学习与积累,贮备了大量的古钱币知识。

除了古钱币,茶具、文具也是陈酌箫喜爱的藏品。为了收集端砚,亲眼甄别端砚的质量,他三次只身前往肇庆,走访附近的端砚文化村,与当地的店主保持着联系。他的茶具年代遍布宋、元、清、民国等时期,其中最让他钟情的是宋朝茶盏。究其原因,与宋代文治而注重精神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整个宋代和我的性格都比较贴合,那个时代讲究闲情雅致,这是我心生向往的。”

曾有人对他说,古玩收藏只是一件从俗的事情,陈酌箫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在他看来,每一件茶具都是古人的独特创造,是对历史最真实的触感。“收藏茶具是联系书法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和历史的一个过程,这能够让你对历史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他还认为,收藏古玩不应只是占用,而应该应用到生活中:“我买了茶具不只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欣赏,也会用来平时泡茶。”

陈酌萧收藏茶具

本报记者 钱雪珍 江采欣 郑国豪 李晓咏 林旭峰

摄影|邱彤 李楚华 王嘉祺 温喜云 吴贤 孔家贤 钱雪珍 谭泳珊(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刊登于946期《华南师大报》03版)

作者/通讯员: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