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十年·综述

十年建设,木已成林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十周年发展见证

2014-11-05 09:43:01
头条大学城十年

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进驻大学城。十年间,华南师大大学城校区已经成为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的学园。十年间,校区不仅见证了广州大学城的崛起,也 见证了华南师大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历程。为回顾既往,面向未来,现推出“大学城十年”专题报道,展示大学城校区的建设发展。

十年前,小谷围岛还是一座孤岛,人迹罕至;十年后,小谷围岛华丽转身,成为广东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大学城区——广州大学城。从一座岛向一座城的转变,大学 城运用了最先进的教育规划理念、最有力的配套设施、最快的建设速度……如今这里道路开阔,花团锦簇,学府林立。十年大学城,木已成林,人文蔚起。

一组来自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很直观:10年间,从大学城走出的毕业生近40万人,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03年的18%跃升至30.2%,大学城成为 推动广东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让广东十所高校冲破了原有办学空间的束缚,这不仅是量的扩充,更是质的飞跃。作为首批进驻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华南师大的办 学空间、条件设施、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同时见证并参与了广州大学城的兴起。十年砥砺,深耕拓展,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获得了全新的变化,人才 培养改革大力实施,海内外高水平领军人才相继加盟,国际化特色学科特区顺利创建,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办学整体实力与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一、新校区建成:在历史的节点上茁壮成长

进驻广州大学城办学,建设我校大学城校区,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和我省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我校拓展办学空间、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大举措。

2003年1月,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开始酝酿、筹备;2003年1月30日,学校决定成立进驻大学城筹备工作小组;2003年4月8日,成立大学城校区建设领导小组;2003年6月20日,成立大学城校区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03年10月16日,我校在番禺小谷围岛工地举行大学城校区建设开工庆典。

2004年,我校规划大学城校区基建总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2004年7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1.2万平方米,共建成了13栋建 筑单体,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学生食堂、4栋学生公寓和4栋教师公寓、半地下停车场及运动场。2004年9月3日,首批9个学院的4084名新生 报到,标志着我校大学城校区正式启用。2005年8月第二期建设完成,总建筑面积约32.2万平方米,共38栋单体楼,包括后勤综合楼及翰园、7栋理科实 验楼、3栋文科楼、3栋艺术体育楼、音乐厅和15栋学生公寓、人防地下室。

2007年,启动新工程建设共6项,总建筑面积为约2.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体育馆3个、锅炉房1幢单体、室外游泳池1个、标准田径场及看台1个。

2010年,完成理科实验楼D栋建设,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截止目前,华南师大大学城校区的总建筑面积约为57.6万平方米,满足了学校扩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的需求,为大学城校区的教学、师生的正常生活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新校区办学:学校发展有了新空间

十年前,刚建成的华南师大大学城校区像是一棵幼苗,有待完善。十年后,大学城校区已然成为基础设施全、师资队伍强、学生数量大、学科门类广的学园,这里已蔚然成林。

十年来,我校依托大学城教育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积极培养、引进国内外一流教学科研人员,取得显著效果。目前,我校拥有院士9名(含双聘院士及发达国家院 士)/长江学者6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广东省领军 人才6名、珠江学者14名、“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

十年来,大学城校区在校生数量有了长足增长。2004年,大学城校区本科生为4084人,2005年为8030人,2014年为13203人;2004年研究生为0人,2005年为1422人,2014年为3615人。

 

学科建设成绩卓著。大学城校区现有九个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两个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实验中心)、一个研究院(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

学科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大学城校区各学院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历史学和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成为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优势如下: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
     第九轮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物理学
     第九轮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音乐学
     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光学工程、公共管理
     体育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等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拥有教育部及广东省多个重点实验室:
     “环境理论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广东省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     广东普通高校城市水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高校高分子新型材料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三、新校区探索:促进学校整体改革和创新发展

大学城校区建设10年以来,学校坚持“高层次、多功能、新制度”的发展定位,依据新校区、新体制、新机制的思路,按照做强、做新、做优、做特的要求,在校 区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努力将大学城校区建设成为学校改革创新的特别实验区,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引 擎。

(一)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城校区建设的中心工作,把优质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 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实践锻炼,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形成了多元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

推行通识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2005年学校将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简称“综合班”)从石牌校区整体转入大学城校区,计划在大学城校区探索拔尖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2006年综合人才培养实验班进行了深化改革;2009年获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十年来,综合班以“宽口径、厚基础、高 起点、高要求”为培养理念,以跨学科学术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2+2”分段教育为培养模式,以“研究性学习”为教学改革主线,成果不俗:首推大类招 生、大类培养、分段培养模式,使我校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较早开展大类招生、大类培养、专业分流的宽口径教育的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对全校69个本科 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将综合班成功实施的“通识教育+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层次课程体系用于作为全校2012级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课程框架;综合 人才培养模式深受考生及家长认同;每年直接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为25%-40%,43人考取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香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国内 外名校和科研院所;据不完全统计,综合班学生发表论文近100篇(SCI影响因子最高6.9),申请国家专利12项。

推进协同创新,培育学术创新型人才。近年来,我校加快推进学院内部的专业勷勤创新班和院际合作的跨学科勷勤创新班的建设工作,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的学术创新型人才。经过近十年发展,大学城校区已建立起光电子学勷勤创新班、国学勷勤创新班、物理学勷勤创新班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勷勤创新班四个创新班。

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截止2013年底,创业学院共有师资百余人,其中40人具备KAB、SYIB资格证;已聘任50余名企业家作为校外 创业导师;开设创业课程20余门,修读学生5000多人次;开展创业教育讲座、论坛数十场,受益学生超过20000人次;同时开设创业教育网络课程、青年 创业特色班,并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创业培训。

建设优质平台,探索大学城资源共享机制。建立了以华南师大为龙头,各高校积极参与的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开发“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课程互选管 理系统”,开放各校优质特色课程给10所高校学生选读,开放各校优势特色专业给10所高校学生跨校修读。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库、开放名师讲座、就业资质和职 业训练课程供大学城其他高校师生共享,推动整个大学城各省属高校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完全实现,其中我校“教育学”“心理学”“电影与人格心理学”等优 质特色课程大受学生欢迎,推出了经济学、法学、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等跨校辅修专业并进行了多次招生。

(二)推动学科建设和科研改革

应用学科利用集聚效应,搭建创新高地。大学城校区相关学科瞄准广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规划,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在物联网、清洁能源材料、高端光电子器 件、特种光纤技术、LED、光伏太阳能、锂离子电池、彩色动态电子纸、生态经济、金融服务等领域发展迅猛,承担了一大批企业和社会急需的应用性项目,直接 与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对接,力求在提升广东核心创新技术上取得新进展。突出成绩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成果转让签约500万元,创学校历年之最, 其中首期经费100万元已支付到位。签订了“广州华仁特种光纤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书。建设我校化学与环境学院“冶金法生产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学研基 地、“天然产物的高压连续提取、分离纯化工业化设备及相关技术研究”、“竹汁产品的开发”等项目。我校自主研制、生产和施工的理5栋楼顶晶体硅太阳能光伏 电站并网成功,标志着我校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中试基地已经完全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光伏电站预计年发电量超过10万度,节省燃煤40吨,减少碳排放100吨。

基础研究面向前沿,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杨文轩教授的“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研究”获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朱诗亮教 授主持的“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项目获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张桂光教授“金文集成”获201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 项目。

2011年,学校依托光学国家重点学科,整合相关优势学科资源,在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高水平、新机制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成立了华南 先进光电子研究院。该学院集中和引进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力争在5-10内成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基地, 截止目前,共获各类科研经费1亿多元,同时也正在孕育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项目。

此外,随大学城校区建设而进驻的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进行扎实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 究,已经成为广东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后新成立的律师学院(挂靠法学院)、商周金文研究中心等,为大学城校区学科建设和大学责任承担都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大学城校区实行了“属地管理、直线指挥、功能延伸”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设立了7个职能办公室:综合管理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 办公室、财务管理办公室、后勤管理办公室、安防保卫办公室。各职能办公室的业务归口学校相应的职能部处统一领导。其它管理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个别管理 岗位,作为工作延伸。经过近十年的运作,大学城校区办学成效显著,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健康轨道,资源紧缺制约学校规模发展和教学水平提高的 历史性难题得到了一些解决,实践证明我校进驻大学城办学符合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发展规律。

坚持“真诚关怀,有的放矢,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理念,采用了一系列管理措施,确保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建立了大学城校区学生辅导员入 住学生公寓制度、学生政工干部校区夜班轮值制度、学生信息报送制度、早读、早操制度等;制定了《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学工办(团工委)岗位职责》《华南师大 大学城校区处理突发事件预案》等;在广东高校中率先探索朋辈教育;围绕素质教育,以学风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风建设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 组建各级各类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形成自教自律机制。

(四)建立后勤保障服务新机制

后勤保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挑选并引进社会上具有相当实力的公司、实体,并通过加强协调管理为学校提供物业管理、饮食服务、商业服务、供冷供热、通讯等后 勤服务保障。此外,为方便教职工上下班,十年不间断安排交通车往返石牌校区和大学城校区,有力保障教职工上下班的交通服务。

(五)建设一流的体育场馆

大学城校区体育场馆的建设,为我校提供了一流的体育设施和一流的体育教学环境,并积极服务社会,承办了数次大型的体育赛事。主要有2007年全国第八届大 学生运动会和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2010年亚运会、2011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赛事期间,校区全体教职员工,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始终以艰苦奋斗 的工作精神、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追求至善的工作标准,组建优质场馆团队,出色完成了承办相关工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六)营建浓厚的校区文化氛围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着重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建设,竭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大力推进校区文化建设。

贴近学生实际,积极开展一系列有品位,有力度的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以重要节庆日为契机,举办周末舞会、校园歌手大赛、流行劲舞大 赛、话剧剧本创作及表演大赛等大众文化活动,举办好器乐专场、戏剧专场、原创音乐作品专场及迎新文艺汇演专场演出。

利用优美校园环境,大力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多年来,大学城校区音乐厅每年定期举办新年音乐会、专场音乐会等高雅音乐和学术月活动,已形成大学城校区 重要的文化艺术品牌;2014年10月3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经典剧目《哥本哈根》走进大学城校区音乐厅;2012年开始,推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 园,开设《古琴文化》《昆曲艺术》等通识课,开设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如中国戏曲化妆、粤剧与咏春、岭南古琴名师等一系列讲座。

另外,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加强与校外高水平文艺团体的交流和学习,培育一批有活力、有特色、有影响的学生文艺骨干,提高校区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 养;针对大学城独特的校园地理位置和校园环境,确立“学术型”研究生会的定位目标,开展各类学术讲座,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四、新校区展望:一流大学城区蓄势待发

未来几年将是我校大学城校区落实“大学城提升计划”的关键期,我校将在实现“创新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的大学城提升战略下,结合校区实际,以“一流 校园、一流师资、一流管理、一流成果”为目标,科学谋划未来,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可持续地发展大学城校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为广东率先基 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广东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大省和“科教兴粤”战略的实施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通讯员:新闻中心 | 来源:未知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