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体关注华师思政工作

2016-12-19 16:36:45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2016年12月17日新华社:

广东高校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

 

 

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广东高校以“互联网+思政课”为突破口,探索思政教育新形式,加强科研和教学水平,在实践中巩固思政教育成果。

记者: 霍思颖 吴鲁 郑天虹

编辑:周年钧

报道链接:http://xhpfm.mobile.zhongguowangshi.com/v300/newshare/1401214?channel=weixin&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16年12月8日《人民日报》09版:

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实践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本报广州12月7日电  (记者邓圩)“我从来没有想到,这些以前只是在我的考试中出现的名词、题目,成为活生生的思想吸引了我,给了我营养。”热爱旅行的汤子珺在海外旅行中发现,在与其他国家一些青年的交往中,自己常常“有理说不出”。一进大学,她就找学长打听如何尽快掌握“思想工具”。

加入“马克思主义研修班”。在中山大学,每一位带着跟汤子珺同样疑惑的新生都会得到这样的答案。

这个听起来很严肃的研修班已经开办23年。老师带领学生深读的书单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师生在争辩、碰撞中发现真理所在。从最初的每期35人扩大到近200人,名额总是供不应求,成为中大校园里最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研修班。

青春的校园,多彩的生活,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当前青年学生面临“三多”——思想碰撞多,人生梦想多,社会诱惑多,在此情况下,如何筑牢学生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青年学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广东省委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省委宣传部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结合广东实际生动论证和有力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增强高校师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对广东高校提出要求,“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融入教育科研、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增强高校师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到现在,共有1100多人次上课。在课上,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说,“话语体系的建立是自信来源,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大学的责任。”

在广东高校,无论是思政课老师,还是专业课老师,正形成一种共识——教书与育人、立德与树人融为一体。

带着教学创新的思路,华南师大每门思政课都有社会实践、兴趣小组和主题调研。“一方面要让学生爱听,另一方面不能迁就学生,大学应该通过理性的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思考水准,太娱乐化就庸俗化了。”华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说。

“大学其实就是要形成一个好的生态。”华南师大校长刘鸣说,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从课堂上、组织上和体制上形成一种生态体系,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们的成长。

“你要在他们玩儿的地方跟他们玩。”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淦森说得更通俗。

在华南师大,官微 “晚安华师”“紫荆青年” 拥有2万多粉丝,天天刷爆朋友圈。赵淦森负责的华南师大“青网计划”工作坊,用年轻人的表达方式,将传统枯燥乏味的“说教”变成时尚亲近的“微产品”,与全校80多个公号形成强大的“微矩阵”,是学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华南师大有档校园网络电视访谈节目叫“青春演播厅”,青年教师在这里和学生们探讨人生与梦想。每一期主题都由全校学生海选产生,最近一期选出的主题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也是千千万万高校学子的心声。

相关链接:http://rmrbimg2.people.cn/html/items/wap-share-rmrb/#/index/category/8//paper/detail/1733875_paper_1733875/normal

 

2016年12月8日《南方日报 》头版:

广东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今年以来,31所广东高校入驻“粤易班”。这个高校思政教育、学校管理服务一体化服务互联网平台,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上校园。

“粤易班”是广东高校“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探索。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高校对外交流频繁,思想意识多元活跃。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方式方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广东2015年春季学期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坚持实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强化学校领导的标杆作用,书记、校长上每学期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共计1100多人次。同时,率先引导高校独立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建立生均20元的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从机制上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统筹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高校已经独立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单位。

广东高校创新工作理念,采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方式,着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抢占网络育人新阵地,多途径发挥育人功能。

中山大学2015级工学院学生区静怡今年参加了该校第二十一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简称“马研班”),在深入阅读《马克思传》后说:“17岁的马克思已心怀世界心怀社会心怀整个人类的发展,反观自身,早已过了17岁的我们理想在何方?学习马克思,最应当学习的应该是其信仰、坚持、胸怀与抱负。”像区静怡这样,中山大学已有1300多名具有较高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骨干参加了马研班,许多早期学员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

华南师范大学近年来成立“青网工作坊”,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大量“碎片化”时间,围绕思政课、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实践要求,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主动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达到“育人细无声”的效果。该校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黄梓阳就是“青网工作坊”的网络文明志愿者。他和小伙伴利用空余时间自主开发的吉祥物、表情包、主题漫画、微视频等互联网产品,频频刷爆“朋友圈”,传播主流价值观。他说:“我的职责就是用青年语言发出青年好声音。”

广东还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省已有33所高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建立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举办论坛,推进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数据库建设,努力打造南方地区马克思主义研究高地。

相关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2/08/content_7603819.htm

 

2016年12月8日《 广州日报》头版: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广东高校在创新中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文/广州日报记者徐静 通讯员粤教宣

广东现有普通高校147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62所,普通专科院校85所,在校生189.3万人。近些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统筹推进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效增强了广大高校师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

开讲思政“第一课”

“将来你们工作、生活有好消息了告诉我,我会觉得高兴。但如果你告诉我,你对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对他人付出了什么,我会更高兴”。2016年9月29日,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以《强化使命意识 聚焦人才培养 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为主题,为新生开讲思政第一课。在广东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一课”已成惯例。去年开始,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坚持推动实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着力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地位。活动开展以来,广东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上每学期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共计1100多人次。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是党委书记、校长,广东已建立完善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发展机制,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级较高、性别结构平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名教师12人,名教师培养对象8人,骨干教师8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3人。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有紧密的联系,德才兼备、乐于奉献的辅导员,对高校思政工作极为重要。广东省逐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有战斗力的辅导员队伍。广东省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共有一线专职辅导员4579人,其中党员比例92.77%,本科学历占58.83%,硕士学历占37.91%,博士学历占0.72%,涌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建高校新媒体联盟

打造校园交流平台

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党员“卓越班”“青马工程”和“朋辈教育”模式,暨南大学通过实施“育苗计划”“暖心计划”和“青苗工程”关心青年教师和海归人才的成长,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培育青年英才。

当前新媒体加速崛起的新态势,高校新型宣传思想平台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广东省内全部高校均开通学校官网,内容丰富、设计新颖、赏心悦目的优秀校园新闻网站、主题网站,成为了高校师生获取资讯、学习理论、交流思想的有效平台。省教育厅官微“广东教育”2014年开通以来,努力打造“不讲官话的官微”,粉丝数超过60万人,全年阅读量超过2830万次,是省内唯一阅读总量破千万级的省级政务微信,在弘扬广东高校正能量、讲好广东高校故事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官微在全国高校官微排行榜中经常名列前茅,高校官媒体系在校园新型舆论阵地的主导作用开始显现。

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在校内组建的校园新媒体联盟,开启广东校园媒体联盟新模式。今年5月,由省教育厅倡导,广东高校新媒体联盟建立,联盟聚合全省高校新媒体力量,建立高校新媒体矩阵,发布广东高校新媒体白皮书和新媒体排行榜,促进高校新媒体良性发展,开展舆情联动。

服务学生成长需求

传播校园正能量

服务学生成长需求,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多所高校实现校园生活服务全口径集成,打造在线心理咨询、就业实习指导、奖助勤贷办理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智能服务,广东海洋大学的网上党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的易班优课网路图文课程、佛山科技学院的易换空间、华南农业大学的活动场所借阅系统、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心理咨询预约系统等将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事务都嵌入易班客户端,实现学生日常管理信息化改革。

在学校的精心培养下,广东高校充满正能量的校园人物不断涌现。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彭彩金的“孝女”故事被搬上大银幕,感动千万观众;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吴宏宇见义勇为不幸牺牲后,感动广东高校内外。

相关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new/jtszb_htmlh5/gzrb/html5/2016-12/08/content_3_6.htm

 

作者/通讯员:人民日报记者邓圩 吴少敏 徐静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杨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