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6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主办的“国际中文智慧教研论文国际发表研修班(第1期)”在广州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的60余名国际中文教育领域骨干齐聚羊城,围绕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展开深入研讨。
据悉,本次研修班以“智慧引领、创新驱动、能力提升、注重实效”为宗旨,旨在实现华南师范大学“构建一流教研队伍”的目标,应对数智化教育浪潮下国际中文教师学术成果转化的需求。开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金檀表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始终以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中文教育人才”为使命,本次搭建 “理论与实践融合、本土与国际对话” 的学术平台,旨在通过专家学者的“解题式”指导,帮助一线教师突破“教学智慧转化为学术成果”的瓶颈,掌握国际期刊发表的“底层逻辑”,让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从“本土实践”走向“国际表达”。
研修班汇聚澳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从多维视角拆解国际期刊发表全流程。澳门大学助理教授龚阳在“国际中文教学研究论文发表现状分析”与“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学研究论文选题策略”的讲座中,基于十年 SSCI 文献剖析该领域发展态势,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指导学员把握选题前沿,打造兼具本土根基与全球视野的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尹弘飚从“编辑的视角”和“作者的视角”出发,通过真实审稿案例,揭示国际期刊的审稿原则与写作策略,分析国际投稿面临的挑战,强调学术写作是思维与表达的双重艺术。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彭越聚焦“国际期刊选择与论文初稿撰写”,结合质性研究实践,分享了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质性研究的开展步骤与写作要点,并回应了常见的问题。
香港大学副教授赖春围绕 “论文修改与发表”,从审稿专家视角解析了常见审稿意见,通过实例讲授了修改策略与意见回应技巧,助力学员攻克发表的“最后一公里”。
在全球中文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仍面临 “本土实践丰富、国际表达不足” 的挑战。本次研修班以“服务教师职业发展”为核心导向,针对国际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与发表衔接中面临的痛点,构建“实践导向—理论提升—成果转化”的闭环培养体系。通过着力提升教师科研思维的规范性与创新性,实现“教学经验学术化、学术成果实践化” 的双向赋能,为教师职业发展开辟“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协同提升”的新路径。
媒体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505/t20250526_5875700.shtml
羊城晚报:
https://ycpai.ycwb.com/content/ikinvkntin/content_53431728.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