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第三届广东—新加坡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在我校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举办。本次交流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新加坡教育部主办,广州市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佛山市教育局、黄埔区人民政府协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林如鹏、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邵允振、新加坡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黄美美、新加坡驻华大使馆教育一等秘书李威颖等出席交流活动。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广东广雅中学等来自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230余所中小学校领导参加活动。
林如鹏指出,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广东与新加坡的教育合作,已超越地域的界限,成为理念的共鸣与智慧的共融。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继续深化合作、拓宽视野,共同书写教育创新的精彩篇章,为两地学子点亮更多希望之光,为世界未来贡献更多教育智慧。
邵允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新两国建交35周年,作为粤新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新两地在学生交流、产学研合作、教师培训方面交流成果丰硕,此次粤新中小学校长交流活动标志着粤新教育交流合作进入新里程、新阶段。
新加坡教育部督导伍小芳在致辞中提到,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让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如何在保持教育本质的同时拥抱变革。她表示,今年,新加坡教育部北区教育代表团首次来到广东。广东省在教育方面成就令人钦佩,新加坡也一直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希望通过交流,推动双方在育人理念和实践方面相互借鉴。
活动期间,双方代表围绕“创新教育和育人方式变革”主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交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圣尼各拉女校校长陈沁薇、新侨学校高中部校长田辉、康柏中学校长蔡敦健等4位校长进行了主旨演讲。姚训琪围绕“智能时代课堂教学变革”介绍了华附推进课程改革的校本实践。姚训琪表示,华附主动适应智能时代带来的深刻变革,创设“硬件+软件+资源”三位一体的智能教学环境,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人工智能学院的专家团队全程参与课堂改革,打造面向未来、素养导向、学生为本的课堂新样态,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广东实验中学校长蔡骘、福春小学校长李可欣、军港中学校长杨淑晶、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张锦庭、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校长梁明、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小学校长潘光志等6位粤新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圆桌对话,探讨如何让世界成为学生的课堂,让学生具备环球视野,并在这个社会变革的时代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在本次交流活动上,16所粤新中小学校举行了签约仪式,强化粤新两地校际交流合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新加坡圣婴女中(圣若瑟)结为姊妹学校,携手探索创新育人新路径。
此次交流活动成功举办,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参会学校领导的充分肯定。通过此次交流,两地校长们加深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与育人方式变革的相互理解。此次活动标志着粤新教育合作进入新阶段,双方期待共同推进高质量、前瞻性教育合作,培养具备国际胜任力的青年一代。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新快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办公室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