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新闻 /2025-4-3 10:3
校长杨中民到大学城校园讲授“思政第一课”并举行午餐会
来源:融媒体中心|作者:黄焯颍郝怡朱小丹杨子淇|通讯员:陈婧|编辑:陈婧,林海岸
780

4月2日,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中民到大学城校园光电科学创新创业分中心讲授2025年春季学期思政第一课,并举行校长午餐会。校党委副书记陈晓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阳成伟,党政办公室(研究室)、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党委保卫部(保卫处、人民武装部)、本科生院(招生办公室)、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校团委、图书馆及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等负责人参加相关活动。

课堂上,杨中民以“创新点亮青春,科技筑梦未来”为题,结合个人学习工作经历和现实生活场景,向同学们讲述科技创新带来的时代变革故事。他表示,科技创新赋能千行百业,悄然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带来质的飞跃。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扑面而来,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科技“井喷式”爆发,在一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领跑者”。与此同时,高科技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大国竞争和科技博弈日益加剧,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

杨中民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高度,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论述,赋予科技创新崭新内涵,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高校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中扮演着“三位一体”的重要角色。华师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大学,必须勇担重任,在科技报国的征程中贡献华师智慧、展现华师担当。

杨中民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情况。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广东省首个本科院校创业学院,通过打造校内创业平台、校外合作平台、支持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1+N”生态体系,完善以竞赛奖励机制、创新创业导师基金、“零成本”创业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在学校支持下,华师学子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大赛中获得重要奖项,涌现了多位创新创业“华师榜样”。

课堂现场,学生团队代表还进行了科研产品的现场演示操作。其中,创业学院孵化的数字人交互一体机,可实现与用户的自然对话交流,目前已在教育、医疗场景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2024级博士研究生伍骞领衔团队研发的脑机接口设备采用简易头戴式设计,能够实时监测脑电波活动。此外,在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并成功拿下“擂主”称号的“集智融合”团队核心成员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李泽涵,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国金奖、深耕电池领域的化学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21级本科生胡家炜,向大家分享了他们在创新创业方面取得成果的经验与心得。

华师PIONEER机器人战队副队长、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级本科生余明远现场演示了步兵机器人、英雄机器人、哨兵机器人和工程机器人的操作,展现了战队“开疆破土,拓海立浪”的创新实践历程。七年来,该机器人战队已斩获国家级奖项42项,省级奖项40余项,是全国师范高校中首支打进RoboMaster机甲大师全国赛的队伍,也是全国师范高校中首支获得该系列赛事全国一等奖的队伍。未来,PIONEER战队将继续立足学校特色,让智能机器人技术与科学教育交叉融合,为中小学智能机器人课程体系提供优质内容供给。

化学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21级本科生叶飞弘分享了“智教AI”教育智能化服务平台的创业实践经历,物理学院材料物理专业2017届毕业生陈晓鹏结合从校园科研到创业的经历,讲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经验与感悟。

杨中民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分享,充分肯定他们在创新创业、科学研究、实习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为同学们现场答疑解惑,勉励同学们树立崇高理想,提高创新意识,掌握广博知识,培养科学素养,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担当作为。

杨中民对华师学子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涵养家国情怀,勇担科技报国使命。作为新时代青年,华师学子应心有大我,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二是锤炼开拓精神,勇闯科研创新前沿。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华师学子应铭记华师校训精神,在今后学习和实践中,勇于突破、坚持求索、敢于挑战,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三是秉持坚韧毅力,深耕科研创新园地。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华师学子要在重复实验中打磨精度,在基础研究中厚积薄发,在应用创新中久久为功,坐稳坐住“冷板凳”,争做科技强国追梦人。

“在科技强国的征程上,你们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杨中民强调,希望新时代的华师人,赓续红色血脉,以青春之我,投身科技报国的伟大实践,用创新点亮人生,用科技铸就辉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华师学子的青春华章。

当天中午,杨中民与13名学生代表在勷园共用午餐,沟通交流在校学习生活等方面情况。学生代表分别分享自己在华师的求学经历和心得体会,就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国际交流、升学就业、实习实践、个人发展等“软件”需求和课室使用管理、图书资源使用、实验室建设、后勤维修等硬件保障提出意见及建议,杨中民及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一一解答。

杨中民感谢同学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意见建议的记录、梳理和跟进处置工作,积极回应同学们的诉求,并持续通过校长信箱、网站、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方式广开言路,不断完善师生沟通交流与意见反馈机制。杨中民指出,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的神圣使命。学校将统筹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紧扣学生的发展需求,心系学生、服务学生,切实解决学生关心关注、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生活、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障。杨中民勉励同学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潜心向学、笃行求知、追求卓越,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午餐会结束后,杨中民将《华南师范大学九十年九十事》赠送给同学们,勉励同学们学习华师历史、传承华师精神,不断完善自己,成就美好未来。

字号:
微信
抖音
校报
微博
电子邮件
xiaobao@m.scnu.edu.cn
访问量
累积:201971119
今日:42749
版权所有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4
news.s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广州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