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搭建我校科研人员交流平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思维,促进学科交叉研究,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12月24日下午,由科学研究院科技处主办的“脑机接口+”未来科学家学术沙龙在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心理学院214会议室举行。此次沙龙由科技处副处长李凯主持,来自三校区四校园不同学院(研究院)的20余名科研人员到场参会。
本次沙龙旨在深入探讨脑机接口技术的最新进展、未来应用前景及挑战,为共同推动脑机接口相关技术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等做好筹备与布局。为此,科技处特别邀请心理学院教授秦鹏民、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潘家辉、未来科技研究院教授李丽华和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伍先达,就团队当前开展的脑机接口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分享。
会上,秦鹏民以“自我意识体验发生的计算模型展望”为主题,介绍了脑机接口技术通过直接从大脑神经活动信号中解码信息,并提供实时反馈,为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客观有效的途径。潘家辉以“多模态脑机接口及其临床应用”为主题,分享了团队研发的多模态脑机接口关键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意识障碍评估、情绪识别与调控、智能交互控制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工作。伍先达以“面向脑机接口神经递质信号的生物混合突触及系统”为主题,以生物混合突触及其集成为出发点,围绕柔性可穿戴及植入式生物混合突触的植入及应用展开讨论。李丽华以“非接触心率呼吸监测技术研究”为主题,讲述了利用被动传感技术实现非接触场景下的心脏和膈肌机械振动精准识取,可广泛应用于失眠、抑郁、心力衰竭及睡眠呼吸暂停等慢性疾病的初筛和辅助诊断。
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科研人员就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场景和未来合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嘉宾们对所提问题进行了详实解答,并邀请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加入团队参与研究,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研究创新和提升研究质量。
据悉,科学研究院科技处计划持续举办不同主题的未来科学家学术沙龙,通过创新且富有成效的形式,进一步推动我校科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和科研人员的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