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东帝汶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东帝汶发展与大国关系论坛在我校举行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作者:蔡静婷|通讯员:周明|摄影:邹殿学|编辑:林海岸
3164

12月1日至2日,由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国立大学和教育部东帝汶研究中心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中国-东帝汶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暨东帝汶发展与大国关系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华南师范大学校长杨中民教授、东帝汶国立大学校长João Soares Martins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春超教授、东帝汶国立大学副校长Samuel Venâncio教授、澳门圣诺瑟大学副校长张曙光教授、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国际东帝汶研究协会会长Michael Leach教授、中国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等出席会议,来自东帝汶、澳大利亚、葡萄牙、马来西亚以及我国澳门与内地的70余位专家学者、机构代表参加会议。杨中民、João Soares Martins、罗林分别在会上致辞。教育部东帝汶研究中心主任马早明主持致辞环节。

杨中民对各位领导专家和与会代表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他指出,华南师范大学始终立足广东、扎根湾区、面向全国,在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研究中心是国内高校中唯一一家直接以东帝汶冠名,开展东帝汶专项研究的部级研究平台,是“一带一路”倡议下东帝汶研究的高端智库。本次研讨会聚焦中国、东帝汶合作与发展,汇聚了海内外的有关学者专家,对于进一步深化两国民间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João Soares Martins回顾了东帝汶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历程,并对中国长期以来对东帝汶的支持与援助表示了谢意。他指出,东帝汶国立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于2000年建立,目前期望能够在教育、艺术、人文等领域与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更多的联系。他表示,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东帝汶、葡萄牙、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学者,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盛会。

罗林指出,东帝汶位于东南亚与太平洋交汇处,是连接亚太与印太的重要节点,具有独特的地缘战略价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东帝汶研究能够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更关乎区域和平与全球合作的长远大计。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专注于东帝汶研究的智库平台,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围绕东帝汶历史、文化、教育等领域深耕细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后,华南师范大学与东帝汶国立大学签署了校际谅解备忘录MOU。珠海华发集团、澳门圣若瑟大学也与东帝汶国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在主旨报告环节,Michael Leach介绍了东帝汶研究协会(The Timor-Leste Studies Association)情况。张曙光分享了我国澳门与东帝汶高等教育合作情况。João Soares Martins向与会者介绍了东帝汶国立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所获成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从东盟的发展经验出发,探讨了东帝汶如何处理与大国关系的话题。Samuel Venâncio介绍了东帝汶高等教育现状、挑战及跨国教育的实施情况,并展示了其校创立博士学位点的计划。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张云阐述了世界转型期东南亚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叶桂平基于澳门特区在中国与东帝汶关系中的角色,分析了澳门平台促进中国与东帝汶合作的作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管学院副院长万晓宏梳理了美国对东帝汶在教育、医疗、农业等方面的援助及美国与东帝汶的双边经济关系。

主旨报告结束后举行“中国与东帝汶的合作交流”“东帝汶与大国等其他国家的关系”两个专题研讨。华南师范大学东帝汶研究中心常甜、陈莹,葡萄牙里斯本大学Paulo Castro Seixas,东帝汶国立大学Jacinto Belo,澳门城市大学葡语国家研究院João Simões,广州大学王洁,江西省商务厅投资促进中心李婷,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人文学院方嘉莹,深圳大学莫一帆、赵海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Frank Okai Larbi,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秦博,广州体育学院体育商学院邓君瑜,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丁工,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吴耀庭,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马艺恒,北京大学俞鉴恒,共享基金会东帝汶项目总监雷璇,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刘洋,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涂翰南,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苏凯玲,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家豪等分别发言。

马早明在论坛闭幕总结时指出,本次研讨会虽然是第一次举办,但集聚了来自东帝汶、葡萄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我国澳门与内地的众多专家学者和机构代表,是一场包容开放、覆盖面广、独具特色的学术盛宴,围绕东帝汶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与东帝汶合作交流、东帝汶与大国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