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在我校开幕
来源:美术学院|作者:廖智辉|通讯员:廖智辉|编辑:郑宇云
1052

6月30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数字艺术展”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巡展由华南师范大学主办,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让流失海外及台湾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得以广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阳成伟,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宏宝,校史文博馆馆长郭小川,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杨小彦教授以及来自省内多所高校艺术学院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开幕式。广东省粤东西北美术轮训教师和广州市学校美育工作提升项目代表教师共8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朝阳主持。

阳成伟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展览,为观众梳理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的发展脉络、讲述中国故事,呈现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旨趣。同时,也冀望观众铭记国宝流失海外的历史,只有振兴中华,才能更好地守护文物、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项目负责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罗广教授宣布展览开幕,分享打造“数字再生博物馆”的心路历程。他指出,让文物活起来,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而且能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重现中华文化璀璨光彩。

专家学者们共同就海外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文化研究及传播进行探讨。论坛由杨小彦主持。他提出,数字再生博物馆不仅要展览,还要下沉到基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式,也是大数据、网络时代一个非常可喜的新传播渠道。

研讨会主要围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书画作品的文化价值等议题展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凯宏教授表示,数字再生博物馆非常契合国家艺术基金的初心,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王少斌教授认为数字再生博物馆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文化传播和基础美育的结合具有开拓性。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李小军教授希望数字再生博物馆能够来到肇庆学院展览,挖掘、推动地方文化。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提到,项目符合省“百千万工程”的战略要求,展览对中小学师生以及校长们的触动很大。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张思燕教授认为数字再生博物馆有利于提高老师、学生的眼力。华师美院教师华年副教授提出经典书画作品进校园,颠覆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场景。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广州艺术博物院学术部副主任黎丽明研究员用“洒下一粒种子,长成一片森林”来形容此次项目。

最后,罗广呼吁,希望能够通过本次国家艺术基金的项目,打造一个具有学术引领的学校美育平台:数字再生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提高其展示传播水平,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活化利用,而且能让承载着历史记忆的“灵魂”传承永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重现中华文化璀璨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