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单位动态 /2024-5-21 17:14
地理科学学院前往南海区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参观学习活动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作者:周阿朵|摄影:欧阳军 周阿朵 李徐|编辑:吴楠
1658

 5月17日,地理科学学院组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1级和22级本科生赴佛山市南海区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参观学习活动。人文地理系李鹏副教授、陈林副教授、欧阳军副教授和柯炜妍老师带队进行指导。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2019年由自然资源部正式提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相关部署要求下的工作。2022年1月18日,南海区成为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实能单元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

17日上午,全体成员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进行了学习活动。南海分局土地综合科陈天华主任以《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看》为主题,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项目背景、开展内容与政策细则等,并重点解读了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4PMP”专属方案和“1+3+4”政策体系,用多个案例讲述了“三券”制度的定义和南海区的创新探索模式,并就南海区域的政策改革问题和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谈到南海和浙江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差异时,陈天华指出南海与浙江的土地要素状况不同、开发程度不同、社会资本参与程度不同,南海的综合整治贡献出了新的经验。

下午,考察队伍前往丹灶镇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了解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项目和丹灶镇瞪羚动力谷项目两个样本案例地的实地考察,深入学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具体操作。

本次参观学习给老师和同学们较大的触动,明晰了土地综合整治与大学课堂内容之间的关联。本次就南海区土地综合整治开展的野外教学,体现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近年来主动加强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专业公司之间的合作,试图将课程建设与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建立更加稳固和长期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促进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和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致力于在课堂内外让学生感知到大学所学与实际工作的关系,从实践中形成主动学习的精神,学以致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