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Sune Svanberg应邀做客我校90周年校庆科技系列学术活动“新世纪论坛”(第29场),作题为“Multi-Disciplinary Laser Spectroscopy”(多学科激光光谱学)的学术讲座。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恩科,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必华、院长周国富以及来自各院的30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讲座。学术活动由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周国富教授主持。
Sune Svanberg教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对激光光谱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他首先展示了通过无多普勒展宽高分辨率原子激光光谱学,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原子微观物理世界,例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光频梳(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等。他进一步介绍了目前该领域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是利用啁啾激光脉冲放大(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高次谐波与阿秒光脉冲产生(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等技术,通过高功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电子超快动力学。
Sune Svanberg教授探讨了激光光谱学在生态学、大气环境学、农业、医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诸如,基于脉冲激光飞行时间测距等方法发展而来的激光雷达技术在精准测定大气中污染气体以及水质监测等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价值;化石燃料燃烧是大气污染的常见原因,激光光谱技术可以对这一过程进行高效分析诊断;激光诱导荧光雷达技术还可以远程分析植被分布,监测并识别飞行昆虫种类,从而为我们提供关于昆虫传粉、疾病传播媒介及农业害虫等宝贵信息;通过激光反射光谱、荧光光谱和散射介质中气体吸收光谱技术,可以深入研究食品和药物的质量;光谱技术也可应用于医学诊疗领域,如癌症的早期识别、治疗等。
Sune Svanberg教授曾任诺贝尔奖物理评奖委员会主席,他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生物医学光学(Biomedical Optics)和气体散射介质吸收光谱(Gas in Scattering Media Absorption Spectroscopy,GASMAS),著有大量科研论文和获得多项学术专利。他的团队在北欧最早实现了高次谐波的产生,并在世界上最早实现了人体时闸光波透射成像,开发了北欧第一个激光雷达车载系统,在多光谱成像和荧光诊断等领域都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他曾获得2010年瑞典皇家科学院the Adelskold Medal勋章、2010年瑞典皇家工程院the Large Gold Medal(大金勋章;最高荣誉)、2013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