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周年校庆科技系列学术活动第15场:刘瑜教授做客我校“新世纪论坛”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作者:孙千千|摄影:钟蕊如 孙千千|编辑:卢嘉裕
1496

10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特聘教授、副院长刘瑜应邀访问我校,并作题为“地理大数据支持下的社会感知:原理、方法和应用”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是我校90周年校庆科技系列学术活动“新世纪论坛”的第15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刘云刚教授、副院长陶伟教授及地科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邢汉发教授担任主持。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大数据与社会感知,第二部分是社会感知方法,第三部分是社会感知应用。

讲座伊始,刘瑜教授介绍了大数据与社会感知的相关概念以及研究实例。他对地理大数据的特点、地理大数据模型进行了阐释,并从个体粒度以及聚合粒度两方面对地理大数据模型进行了讲解。他表示,社会感知是借助于各类地理大数据研究人类时空行为特征,并进而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分布格局、联系以及演化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他指出,社会感知和传统遥感有相通和相似之处,但社会感知方法具有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长处,能够弥补遥感方法的不足。

其次,刘瑜教授对社会感知方法进行了介绍。刘瑜教授详细介绍了社会感知研究方法体系,包括场所语义感知、空间交互感知、动态演化感知。他认为,地理世界处在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大数据所具有的时间标签,为感知“人”和“地”两个方面的动态演化提供了支持。在此基础上,刘瑜教授对“基于短周期活动动态理解城市用地”等实例进行了展示,对社会感知方法进行了拓展讲解。

随后,刘瑜教授就地理大数据的六类应用进行了讲解,包括刻画特征分布、识别异常对象、发现普适规律、揭示关联特征、预测未来趋势、优化时空决策六类。同时,刘瑜教授还通过“北京市通勤45分钟定律”等例子,对基于地理大数据的社会感知应用进行了介绍。

讲座接近尾声,老师和同学们在听完刘瑜教授的分享后深有感悟,针对老师所述与个人科研经历进行了提问。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字号:
微信
抖音
校报
微博
电子邮件
xiaobao@m.scnu.edu.cn
访问量
累积:179128510
今日:10833
版权所有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4
news.s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广州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