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应邀访问我校,并作题为“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途径与方法”的学术讲座,该讲座是我校90周年校庆科技系列学术活动“新世纪论坛”的第14场。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岩、地理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晓、院长刘云刚、副书记何雪梅、副院长陶伟及地科院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刘云刚院长担任主持。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理学的特征与发展,第二部分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热点,第三部分是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
讲座伊始,傅伯杰院士对地理学的特征进行了阐释。他指出,地理学是一门极具交叉性、区域性(空间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并在计量-新计量-GIS-人工智能的一系列革命中完成了从知识到科学、科学到决策的发展。他强调,近百年来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加剧给新时代的地理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发展目标、研究主题、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研究范式。
其次,傅伯杰院士依次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综合地理的研究前沿与热点主题进行了论述。傅伯杰院士详细介绍了自然地理学的过程深化,并以地表水土过程为例展现地理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趋势。他认为,人文地理应优先聚焦城乡协同发展、资源环境效应与调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基础上,傅伯杰院士指出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前沿热点在于人地系统的演变及其耦合的理论、方法,并进一步对人地系统动力学、耦合研究框架进行介绍。
随后,傅伯杰院士承接前文,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为例对生态系统服务框架进行了拓展讲解,主要包括分析框架、指标选取、驱动因素等,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格局-过程-服务-可持续性范式的认识。傅伯杰院士也借此再次点出地理科学的发展趋势是格局-过程研究到系统模拟、要素研究到系统研究、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知识创造到社会决策的转变。
讲座接近尾声,老师和同学们在听完傅伯杰院士的分享后深有感悟,针对老师所述与个人科研经历进行了提问。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