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晚,由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省基层治理决策咨询研究中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监督所—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亚太区域政治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国家审计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广州市家庭与妇女儿童事业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组织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地方政府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以“优秀政治学研究生是如何炼成的”的第九期南粵政治学论坛在大学城校园举办,共有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40余名师生线下参加本次论坛。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振,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万晓宏先后致辞。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和焰、阮思余副教授、刘劲宇高级实验师、研究生辅导员陈世南出席论坛并作学术评论。
张振充分肯定近年来南粤政治学论坛所取得的成绩,并认为本期南粤政治学论坛主题旨在探讨政治学研究生成长的核心要素以及分享优秀政治学研究生的经验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促进学术交流,培养批判性思维,传承政治学领域的学术传统。一是论坛主题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二是本期论坛主题契合9月开学季环境,对研究生新生开启学术探索之旅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作为研究生,尤其是政治学研究生,我们的责任不仅在于掌握学术知识,更在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为社会进步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贡献智慧;三是从“不驰于空想”与“不骛于虚声”两方面说明了研究生的优秀品格应该如何锻造。在“不驰于空想”方面,他首先认为,研究生们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研究问题;其次,研究生们应该重视学术追求与实现自我提升。在“不骛于虚声”方面,他首先认为,政治学研究生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善于提出问题和寻找解答;其次,重视学术社区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张振强调,研究生培养是一项长远性、系统性工程,华师将肩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使命,稳健做好研究生教育工作。他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经验,答疑解惑,并预祝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
万晓宏对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和优秀的政治学研究生表示欢迎,向为本次论坛召开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他表明,本次论坛以往届同学向新入学的同学分享经验、相互交流的形式是值得赞扬和推广的。本次论坛的主题“优秀的政治学研究生是如何炼成的”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未来学习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参会的同学能有所收获。同时,他希望通过举办本次论坛,能够为政治学研究生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同时也为政治学研究领域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主题发言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2级国际关系专业梁楚鹏、中外政治制度专业许弘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彭怡欣、政治学理论专业朱惠贞、社会管理专业李梓菁共五位硕士研究生围绕“政治学研究生一年级应当如何度过?”“政治学研究生如何确定学术志趣?”“外文学术资源检索经验分享”“政治学研究生如何进行田野调查?”“政治学研究生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等主题,结合自身经历进行专题分享,让其他政治学研究生能够从他们的学术经验、成功之道以及可能的困难与教训中获得借鉴并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生涯。这些主题的分享使与会的同学能够互相学习和启发,解答学术研究、文献学习、参与调研、时间规划等过程的疑惑,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这些分享有助于建立更广泛的学术网络,提高研究质量。
在专家评论环节中,杨和焰对华南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系既重视本科生又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表示高度赞赏和认可。杨和焰用“优秀”“真实”“干货”“细致”四个词来概括本次论坛的开展情况。“优秀”在于这种传、帮、带的分享经验模式和机制值得传承和推广;“真实”在于参与分享的同学结合自身学习体会毫无保留地关注和呈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项;“干货”在于师兄师姐将自己学会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论坛的方式分享和传授给师弟师妹们;“细致”在于细节处的知识点和注意点都被娓娓道来,例如朱惠贞同学结合田野调查的过程的举例讲述。在提到如何成为优秀的政治学研究生时,他强调“热”“冷”“泛”“试”四个字:研究生必须保持对热点时政的关注,培养学术素养和想象力;研究生必须尽可能多地精读经典著作,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沉淀下来;研究生必须树立一个卓越的标杆人物作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经验和指导;研究生需要不断尝试,在此过程在积累经验和建立信心。
刘劲宇认为本次论坛主题对研究生研学生涯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他用定量关系作类比,将政治学研究生的研学生涯比作一条正态分布曲线,既有波折,也有低谷和高峰。研究生们应该找到自己的研学方法,使自己研学生涯的曲线维持平衡与平稳,经受挫折也要勇敢寻找方法再次前进,使自己不断进步和提升。
陈世南首先感谢政治学师生团队给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他表示看到今天参与分享的同学感到十分欣慰,感慨于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成长为了如此优秀的师兄师姐,这不仅得益于他们个人的努力,还得益于学校和学院提供的学术资源和创造的学术平台。他希望2023级的同学也能够积极地学习到师兄师姐的经验,在传承中创新,成为优秀的政治学人。
阮思余提出了对优秀研究生培养的八点建议。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他认为要做“八有”的研究生。一是要有品质的生活体验,作为研究生要有一个不同以往的崭新的生活态度,多去享受生活;二是要有收获的社会实践,作为研究生可以从社会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掌握各种实践方法、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三是要有价值的社会交往,作为研究生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和模式,尤其要重视与导师的交往;四是要有冲击的课程学习,通过对我们的知识、方法、理论和个人思维产生深刻影响和挑战的课程学习,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要有深入的人员调查,了解被调查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六是要有质量的学术产出,这是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学术能力的具体体现和研究水平和成果的重要标志;七是要有个性的表达,研究生需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八是要有魅力的个人形象,这是我们在研究生阶段需要注重培养的重要素质之一。
在朋辈互动及师生交流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展开热烈交流。关于研究生期间如何有重点地阅读文献、如何从文献阅读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做好定量或定性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参与分享的师兄师姐和与会嘉宾为同学们提出了非常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在场的专家学者都对本次论坛表示赞赏和肯定。通过本次南粤政治学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政治学研究生的学术生活,还为政治学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这种积极的学术交流精神值得赞扬,相信它将继续激励政治学研究生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