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7月10日至8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伍“益行队”,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主任阮思余副教授的带领下开展实地调研,总结潮州经验,探索潮州乡村振兴道路,为汇聚全党全社会合力、激发农村发展动力、提升乡村持续发展能力建言献策。
一、深入乡镇政府与基层干部,探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
乡镇政府作为中国的基层政权组织,代表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治理,是乡村治理体系中落实乡村振兴最具体任务的责任主体,乡镇干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践行者。近年来,以钱东镇为代表的乡镇政府根据乡村实际发展问题进行职能调整,发挥基层干部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协调、榜样示范、贯彻落实”的关键作用,不断强化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做好乡村产业发展扶持者、乡村文化传承带头者、乡村生态建设推进者、乡村人才振兴保障者、乡村组织建设支持者的角色,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
二、走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探求工作队帮扶新路
在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广东以组团结队帮扶形式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益行队实地调研前后走访了潮州市饶平县21个驻镇帮镇扶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潮州饶平高堂镇、钱东镇、海山镇、上饶镇、大埕镇、三饶镇、樟溪镇、东山镇、所城镇、联饶镇、新圩镇、建饶镇、新塘镇、汤溪镇、黄冈镇、柘林镇、新丰镇、汫洲镇、饶洋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覆盖省直帮扶镇工作队、中山市市直帮扶工作队、潮州市市直帮扶工作队与饶平县县直帮扶工作队共四类助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此外,调研组还前往汕头市潮南区红场镇,调研驻红场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各工作队因地制宜,依托现有资源、产业优势,灵活集中力量,探索出自身发展的独特模式,紧紧围绕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五大方面发挥能动性。例如驻钱东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协力推进项目落地,金融助力产业振兴;驻海山镇乡村振兴工作队以“自上而下的党建引领模式”“自下而上的志愿服务模式”为抓手,完善农村党组织建设、实现乡村有效治理;驻浮滨镇乡村振兴工作队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牢牢把握茶产业、狮头鹅两大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帮扶资金推动两大产业转型升级;驻浮山乡村振兴工作队创新党建引领新机制,激活乡村振兴最大潜力;驻上饶镇乡村振兴工作队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饶北经验”等等。
队伍深入调研乡村振兴工作队运行机制,了解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工作成效与困难问题,围绕工作队组织领导、规划引领、资金保障、人才支持、监督考核的职能深入考察,并总结实践经验与发展模式,为完善助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相关政策与运行机制建言献策。
三、走进实体企业,探求乡村产业发展新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益行队实地走访力诚文化集团、广东好味来食品有限公司、无穷食品有限公司、忠祥调味食品厂、广东科绿饲料有限公司、宝善农业、饶北电商物流产业园、山美香水稻、潮州市润厚农林生态有限公司等公司。各村镇把握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总思路,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并发展现代种养业、强化农企合作,突出产业集群成链,着力培育发展新动能,走出新时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道路。
乡村产业振兴,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关键。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创新发展思路,从数量上的增长向质量上的增长下功夫,增强产业竞争力。
四、走进村居组织与基层党组织,探求组织振兴新路
与基层党组织对话,才能充分了解乡村振兴实际状况与农村发展模式,在施厝村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党建带侨建的工作效果,进一步发挥侨资源在施厝村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探索出施厝村侨乡特色的发展之路与治理之路;在仙洲村探讨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共寻人才难题破解之道;在峙头村积极探索“党建+积分”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成效,赋能乡村振兴;在溪西村了解香米水稻的种植历史,通过村书记带动引领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等等。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新发展阶段下的核心任务。打造基层强组织,基层干部需发挥重要作用。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了引领协调、榜样示范、贯彻落实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干部作用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课题。新时代新征程,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成长”指示精神,强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乡村干部队伍。基层干部更需学习优秀经验,强化自身理论知识与政治素质。
五、走近乡村中小学与基础教育工作者,探求乡村文化振兴新路
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乡村教育振兴、文化振兴相辅相成。益行队先后走访钱东镇仙洲小学、钱东镇中心小学、普惠性幼儿园金豆苗幼儿园、东山镇中心小学等地,积极思考当前潮州市基础教育所面临困境的破解之法,为钱东镇的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建言献策,助力钱东镇的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在乡村振兴的形势背景下,推动乡村教育融入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发展和乡村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乡镇学校作为乡村社会中的重要文化场所,既承担着传播现代文明与先进文化的时代使命,更肩负着传承传统文明与乡土文化的历史责任。
为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广东省委从县镇村三层面做出部署,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为城乡协调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的契机,乡村振兴事业如火如荼。而实现乡村振兴,青年人使命在肩,益行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潮州的广袤土地上深入调研,以自身的专业优势、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总结潮州经验,共同绘就潮州乡村振兴新蓝图。益行队扎根基层调研四十天,充分了解基层的方方面面,调研对象涉及乡村振兴五大板块,将积极总结调研经验,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考、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