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1日《南方日报》04版:

广东省28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奖

2014-07-14 11:20:09
外媒朱诗亮

南方日报讯 (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粤科宣)昨天,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我省共有28个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由袁隆平院士牵头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华南农业大学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

在分量较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今年我省获得的4项二等奖,均由我省科学家为第一完成人主导完成。获奖项目包括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等完成的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中山大学苏成勇教授等完成的“纳微配位空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行为及构效关系”,中山大学沈培康教授等完成的“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华南师范大学朱诗亮教授等完成的“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另外,我省还获得10项技术发明奖,其中“磷酸钙类生物活性陶瓷和骨修复体模板法仿生制备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由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教授等为第一完成人主导完成。

同时,我省共获1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有3项,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独立完成的“无线接入网多制式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完成的“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先进聚合物材料自主创新的创新体系工程”。其中,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基于先进聚合物材料自主创新的创新体系工程”获得“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这是继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省第三家获奖的企业,充分体现了我省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广州生物健康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维C诱导多能干细胞效率提百倍

南方日报讯 (记者/曹斯 实习生/李娇 朱璐诗 通讯员/朱丹萍)在昨日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这项成果由裴端卿、秦宝明和潘光锦等科学家完成。

从体细胞到多能干细胞

众所周知,胚胎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但它存在于胚胎中,获取难度较大,而且涉及到伦理问题。近年来,一种新的生物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出现,将成体细胞经过诱导成类似胚胎干细胞状态。

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体细胞重编程的两个重要开拓性工作,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多能性调控因子将体细胞直接诱导为多能干细胞(iPS)。中国最早发表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和相关技术体系就诞生在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何谓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裴端卿介绍,所谓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就是像“施魔法”一样,在成体细胞中导入外源因子,在适当的诱导条件下,这些体细胞能在体外培养皿中变成与胚胎干细胞具有几乎同等特征的多能干细胞。该技术能够将任何一个阶段、甚至是高龄老人的细胞,恢复到只有受精卵胞才具备的多潜能状态。这就好比让已经成熟的体细胞“返老还童”,恢复到了最原始、最年轻的状态。这种多能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一样的分化潜能,可神奇地分化成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

“未来器官移植就有可能靠该技术系列来解决了。”裴端卿说,看得更远一点,若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由于诱导多能干细胞“年轻力壮”,再生和分化能力非常强,那么短缺的器官源也很可能得到解决。也许,人的疾病和衰老问题随之也将得到解决。不仅如此,帕金森症、糖尿病、地中海贫血、老年痴呆、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治疗或许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利用维C提高诱导效率

该研究团队之所以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奖的青睐,正是由于他们在多能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受国际科学界瞩目的、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利用维生素C提高多能干细胞的诱导效率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

早期的研究表明,多能干细胞的诱导有效率只有万分之一。如何提高成功率?裴端卿团队通过长期实验发现维生素C能派上大用场。研究团队发现,多能干细胞诱导效率低的原因之一是大量过氧化物的产生,并伴随着快速的细胞老化。由于维生素C具有降低过氧化物的能力,他们就试着将它注入到体细胞,用以抑制细胞衰老。

裴端卿表示,维生素C被加入几种培养基配方后,体细胞的诱导效率竟然从0.1‰提高到1%,提升了足足100倍。“这相当于从行走速度4公里/小时提高到高速火车400公里/小时的水平。”

让食品产业升级转型,华工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酿酱油过程就像农民种庄稼”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雨 通讯员/吴夏曦)“我们发酵的酱油更有营养、更加安全,味道也更好!”说这番话的不是什么大厨,也不是厂家在卖广告,而是凭借“发酵与代谢调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团队。该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其核心技术亦适用于啤酒、酸奶、豆瓣酱等日常大宗发酵食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一代酱油更营养、更安全

该项目团队表示,新技术下的酱油不管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方面都要优于传统工艺生产的酱油,此外在酿造酱油中也发现了一些抗氧化、抗肿瘤、抗溃疡等功能性成分,“我们将这些成分保留下来,使得新酱油更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我们在充分发挥功能性微生物的同时,通过应用优势菌的干扰技术和膜过滤技术,抑制了有害菌落的繁殖,降低了潜在生物危害物的含量,使得每毫升酱油从国家标准规定的3万个菌落总数,下降到每毫升200个以下”。项目团队表示,这样一来,酱油质量更稳定、更卫生、更安全。

酿酱油也得“选种施肥”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在降低发酵食品发酵周期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以及从中开发更多的功能性成分。”说起该项目中运用到的关键技术,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生物技术团队的学术带头人赵谋明教授打趣道:“酿造酱油的过程就像农民种庄稼。”
首先是选种子,通过运用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理论与技术,获得高产酸性蛋白酶的曲霉,其酶系更丰富,发酵特性更好该菌种对酱油的口味、质量等都非常关键。

第二步就是施肥,“酱油的自然发酵过程一般需要3至6个月,发酵周期长,蛋白酶活力下降速度快、有益微生物的存活和代谢能力减弱,使得酱油的鲜味和功能性降低。”项目中运用了肽类物质促进微生物增殖,就像是给农作物施化肥,提高酱油中微生物的发酵性能,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第三步是生长过程的优化管理,通过建立起基于多尺度理论的发酵过程预测模型与调控技术,对酱油发酵过程进行调控,提高原料利用率和产品质量。

最后是筛选粮食,即通过充分发挥有益菌落最大功效,抑制酱油自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微量毒素和有害菌落,并经过膜分离技术的筛选,得到澄清度高、稳定性和质量好的酱油。

该项目团队表示,目前该核心技术已在佛山海天、星湖科技、金星啤酒、李锦记、燕塘乳业等8家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建成了年产10万吨级生产线6条,万吨级生产线4条。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131.8亿元,新增利润16亿元,新增税收8.2亿元,出口创汇1.8亿美元,节支总额4亿元,创造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华师大朱诗亮教授等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大家在一起都很拼命”

南方日报讯 (记者/雷雨 通讯员/郑宇云 杨婧)昨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朱诗亮教授与香港大学汪子丹合作完成的项目“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据介绍,该项目属量子力学和量子信息领域,提出冷原子实现和探测相对论狄拉克粒子的理论,并预言可观测相应的拓扑相变,被斯坦福、ETH和Nice大学的实验观察到;揭示了几何相位和量子相变的内在定量联系。该项目是国际上最早研究冷原子几何相位诱导规范势的少数理论组之一,提出实现原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并被NIST实验实现。冷原子相对论效应和诱导规范势已逐步成为当前量子模拟的新热点研究;提出了非绝热和非常规几何量子计算理论,解决了原绝热理论不易在实际体系中实现的困难,已被7个独立实验验证。

朱诗亮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是华南师范大学首位长江学者。朱诗亮带领团队专注于量子光学、冷原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大家在一起都很拼命。”朱诗亮说。为尽快搭建好实验平台,暑假里,不少团队成员一心扑在实验室。物理实验需要的仪器精密性是相当高的,有些零部件买不到现成的,他们就得亲自去厂家定做甚至自己制作仪器,“哪怕是一个螺丝钉,我们也不能马虎。”

■新闻人物

张存浩: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存浩院士(见右图,新华社发),10日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张存浩,山东无棣人,1928年2月出生,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及化学部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执行局成员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存浩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成果。

上世纪50年代,他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60年代,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70年代,开创了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以来,开拓和引领我国短波长高能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1983年,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研究;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效率及性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92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化学激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据新华社

程开甲:中国的“核司令”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院士(见右图,新华社发),10日获得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程开甲1918年8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留学英国,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后,历任浙江大学物理系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副主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第九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顾问,现任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上世纪40年代初,程开甲先后在自由粒子狄拉克方程严格证明、五维场论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工作,与导师波恩共同提出了超导电性双带机理,在Nature、Physical Review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5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开展系统的热力学内耗理论研究,在多年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固体物理学》。

上世纪60年代,程开甲建立发展了我国核爆炸理论,系统阐明了大气层核爆炸和地下核爆炸过程的物理现象及其产生、发展规律,并在历次核试验中不断验证完善,成为我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和效应研究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研究领域,建立完善不同方式核试验的技术路线、安全规范和技术措施;领导并推进了我国核试验技术体系的建立和科学发展,指导建立核试验测试诊断的基本框架,研究解决核试验的关键技术难题,满足了不断提高的核试验需求,支持了我国核武器设计改进和作战运用。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领域。在他领导下,系统开展了核爆辐射环境、电子元器件与系统的抗辐射加固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利用核试验提供的辐射场进行辐射效应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指导建设先进的实验模拟条件,推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辐射模拟设施,开展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促进了我国抗辐射加固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提升我国战略武器的生存与突防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他不顾年迈,仍在材料理论、高功率微波等方面继续进行研究。

相关链接:http://www.gd.chinanews.com/2014/2014-01-11/2/295466.shtml

作者/通讯员:徐乐 | 来源:未知 | 编辑:华师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