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棣:最幸福之事,是晨起一茶一书

2015-06-10 22:05:41
读书王棣

编者按:王棣,曾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毕业后一直在华南师大历史系工作,现为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从书生意气到杏坛执鞭,他对于读书和育人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呢?今天小编握着手电筒,和你一同探寻这座属于他的书城世界。

屋内的陈设十分简单,小小的客厅三面是书架,书架的顶端紧贴天花板,即便是去过不少书斋,走入王棣老师的书斋还是颇有醍醐灌顶之感。竹帘纱窗,拂尘卧榻,两摞书,尚有余烬的烟灰缸,八仙桌,一把藤椅,几张木凳,这便是王棣老师会客的地方。他身着枣红色恤衫,面色红润,笑容可掬,双目炯炯有神,坐在木椅上,平视一望,如坐拥书城,点一支烟,呷一口茶,从身旁书柜信手拿出一本书,真如“轻烟香茗酒一壶,夜雨孤灯闲翻书”。

 

 

 

王棣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几代人都是教授,“我从小在书斋里长大,每天看到的都是书架。”从书生意气到杏坛执鞭,他的书斋也由研究生时的一个书架变成了如今的与居所合而为一的书斋。坐在家中即可畅游书海,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体会着“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的美妙。同时,家庭的教育更让他明白读书之于国家与民族,绝非止于陶冶性情,即便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文革时期,也不随流而弃书。“父母告诫我不要相信一个民族不读书就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而我一直笃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首先在于读书。”他研究宋代的经济史,“求古寻论”,探寻经验教训,希望为国家民族“散虑逍遥”。无论语及中国哲学还是当今的国学热,王棣都始终强调要将学问落到实处,在他眼中研究历史绝不是把历史当作古董一样回望过去,而是要时刻意识到历史与当下现实血脉相连,历史是有血有肉的。

 

 

 “你们看,这都是广州、惠州、潮州等各个地方的府志和县志。” 王棣拿着电筒,满满的一柜子的地方志书籍逐一地显现在我们眼前,“学历史不能单单只记住一些事件,乡亲父老才不和你谈这些,回去应把家乡的历史看一遍,看书和做学问还是要落到深处,要有一种对现实的关怀。”正因为读书带着强烈的现实关怀,王棣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也强调读书涉猎要广,切不可局限于一己专业之内。拥有开阔的视野,才能更好地面对复杂的现实世界。正如他本人,尽管专业是研究历史,却同时在经济、地理、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出入自如。客厅中满满一柜子的经济学书籍,桌上摆着出版未久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采访之余又拿出一本地缘政治的书和我们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读书要广,而且是从一开始就要广,也许你认为自己根基不稳,无法吸收如此大量的知识,虽然我们认为自己这个年纪还没立好本,但是等你本立好了,你的思维也就定式了,你就只能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了,我觉得开始就应该多看和多角度地去涉猎。”

 

 

 

王棣认为读书的精髓在于思想的碰撞。“我在北方读书的时候,晚上十点熄灯,然后我们就在宿舍里辩驳,遇到问题时就马上打着手电筒翻书查证,只有这样,读书才有提高。” 他总是提早五分钟到课室,下课后也会继续为同学们排疑解惑,甚至带同学们到家中讨论问题。因为在他眼中,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首先便是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是教师的本分。“我是非常喜欢学生提出疑问,然后我们就开始进行辩驳。但我觉得现在的本科生问题意识还要加强,很多同学都是拿起书包就往教室外跑。”谈及这点,王棣老师话语中显出一丝遗憾。

 

 

在华师教书育人三十余年,王棣老师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怀有超乎寻常的深厚情感。“人才的培养是很慢的,百年树人,它是个长远的计划。我作为一名老师,我教100个学生,每个学生又继续教100个学生,那么我就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为我的国家和民族有所贡献,这就是人生价值。”

 

作者/通讯员:陈剑虹 谭婉玲 黄晓琪 陈晓绚 邱晓薇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连泽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