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学校抗战迁移办学路,领悟华师精神再谱新篇

2023-07-13 01:10:20
90周年校庆

为深入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历史活化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华南师范大学建校九十周年。7月2日-6日,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化研究中心组织了“重走文理学院抗战迁徙路线”活动。

本次活动汇集了学校档案馆、党委宣传部、历史文化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文学院、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等参与校史文化研究的15名师生校友代表,以重走抗战时期学校迁徙路线为核心展开,期间通过走访办学旧址,探访周边居民,调查各办学地点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等多样形式,让参与的师生校友身体力行地追溯学校办学历史,领悟华师精神。

本次活动主要走访广东罗定县、广西梧州、广西藤县禤洲岛和广西融县四处办学旧址,旨在回溯抗战办学岁月,铭记教育使命初心。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国内重要城市陆续被日军占领。学校经历了九载十迁的动荡经历,先后被迫辗转广西梧州、广西藤县禤洲岛、广西融县、广东乳源县侯公渡、广东连县东陂、广东韶关曲江县桂头镇(今属乳源)、广东罗定榃濮等地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先在广州光孝寺暂居,后于1946年9月终于返回石榴岗原址。7月2日上午,队伍来到广东罗定市黎少镇的梁家庄园。1944年,文理学院从连县东陂迁往罗定榃濮进行办学,在此期间学院师生借庄园及村中的粮仓、炮楼、民房等零散分布的陈年建筑用作办公楼、教学楼及师生宿舍。据当年学生的回忆,旧宅阴冷潮湿,仅能勉强遮蔽风雨,教学设施又尤为简陋,但师生在如此艰辛的办学环境中仍坚持上课。抗战胜利后,学院部分师生从罗定榃濮迁回广州光孝寺复课。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办学旧址:梁家庄园

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办学旧址:黎少中学

接着队伍前往广西梧州一中(民国时期为广西大学)。1937年10月,勷勤大学教育学院西迁梧州办学,并借用了广西大学理工学院的教室上课。据历史文化学院胡列箭博士介绍:“广西梧州是学院西迁办学的第一站,1937年10月25日,教育学院在梧州开始上课,原计划上课地点为长洲岛,但林砺儒院长感觉长洲岛太偏僻,就改向广西大学借教室就近上课。当时上课时并没有固定教室,只能利用该校一些教室的空余时间临时编排上课。”因梧州距广州较近且城市较为发达,总体而言,尽管此时面临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但学院师生的课业进展仍比较顺利。

队伍于广西大学梧州旧址前合影

队伍于广西大学梧州旧址前合影

7月3日,队伍来到位于梧州市河滨公园白鹤山上的“英领事署旧址”参观。默然伫立在绿叶黄墙之间的“英领事署旧址”,曾见证了百年前梧州人民浴血拼搏的一场场反帝爱国主义斗争,也迎来了新中国改天换地的一次次伟大变革。旧址对面建有鹤岗楼,登楼远眺,可见梧州河东老城区和三江汇流的秀丽风光。离开河滨公园后,队伍赶赴明朝两广总督府。借此参观机会,师生对梧州在历史上重要的战略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亦对抗战时期林砺儒等学院领导决定西迁梧州的用心良苦感到由衷钦佩。

队伍于英领事署旧址前合影

师生们一起参观广西梧州的两广总督府

下午,队伍接着前往广西藤县禤洲岛。离开梧州后,学院曾于1938年11月7日至12月17日在此办学六周。办学期间,学院借用的是岛上复兴中学(今为南强小学)的部分校舍开展教学活动。但随着战局的扩大,梧州遭受日军的轰炸,林砺儒院长考虑到藤县距离梧州不远,恐其受到战火波及,于是在藤县短暂停留不到两个月后又匆忙迁往更安全的融县。

广西藤县禤洲岛的南强小学(原复兴中学旧址)

广西藤县禤洲岛的石化龙故居(石化龙将军兴办原复兴中学)

广西藤县禤洲岛上的石氏宗祠

7月4日上午,队伍来到了桂平市大藤峡水利枢纽调研。大藤峡水利枢纽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上集防洪、航运、发电、水资源配置和灌溉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水利枢纽,是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负责人为师生详细介绍了大藤峡工程的基本状况,并带领师生参观了大藤峡水利枢纽的挡水坝、船闸、生态鱼道等标志性设施。结束调研后,师生们对我国水利工程成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纷纷表示要学习一代代水利人的责任与担当,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之中。

队伍于广西桂平市大藤峡水利枢纽内合影

1938年12月,学院在严冬中历经51天的跋涉从藤县迁到融县,并于次年2月正式复课。为追随前辈步伐,7月4日下午,队伍来到了融县考察。据记载,院址设在融县县城的东南部,融江东岸东廓乡的村落中。当地成片的枫树林,河水清澈,风景非常秀丽。当时借用当地建筑,如东廓乡乡公所、王氏宗祠、雷氏宗祠、龙氏宗祠及伏波宫等东廓乡的祠堂、庙宇和农家用作校舍。初期以王氏宗祠为学院的办事处,随后改以东廓乡的乡公所作为院本部。在融县办学期间,尽管资金紧张、条件艰苦,但学院领导仍带领师生有序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

队伍于广西融县的雷氏宗祠前合影

队伍于广西融县的王氏宗祠前合影

队伍于广西融县的龙氏宗祠前合影

7月5日,队伍前往考察的最后一站——三江侗族自治县。1939年学院博物地理系学生曾在此地开展野外专业实习活动,并采集回许多珍贵标本以及留下了许多山区照片。在途中,地理科学学院李鹏副教授率领队伍深入侗寨村落开展实地考察,同时向师生们介绍三江侗族自治县特殊的自然风貌与人文风俗。依山傍水,树木参天,三江侗寨为当年的博物地理系学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而如今当学院队伍再次踏上村中石板路时,尚能感受到前辈们动荡中潜心研究的热忱与担当。至此,本次“重走文理学院抗战迁徙路线”活动圆满结束。

三江侗族自治县自然风光

在本次活动中,师生们充分感受到前辈们在卫国救亡之中仍坚持潜心学问,在筚路蓝缕之中仍坚守办学初心的榜样力量,这是华师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发华师师生继续“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重要精神源泉。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本科生薛晗婷表示,此次活动中她以实地考察的方式重温了抗战时期学校的办学历史,在体验中增长了见识,收获了成长,这激励着她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更加勤奋与努力,并促使她更加积极投身于校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重走学校抗战迁移办学路,领悟华师精神再谱新篇。本次活动为“重走教育学院、文理学院抗战迁徙路”活动的第二阶段。接下来,校史文化研究中心还将继续充实和完善华师历史资料,通过开展更加多样的活动挖掘校史底蕴,赓续红色文脉,凝聚华师力量。

作者/通讯员:姚思晴 | 来源:校史文化研究中心 | 编辑:卢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