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学生工作部举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交流会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作者:陈霞李子薇段硕|摄影:陈霞|编辑:吴楠
1987

2022年10月18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在三校区四校园以分会场形式组织学生政工干部开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交流会。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政工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纷纷表示,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扎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迅速在大学生中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教育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维绵

青年大学生要胸怀大格局,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美术学院学生要发挥专业优势,让美丽中国成为自己笔下的美丽画卷,笔绘三山五岳,墨染华夏春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唱响嘹亮青春之歌,用艺术点亮人生。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着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的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在真正“懂马信马爱马”的基础上,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者、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

心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叶苑秀

10月16日,我和学院师生党员代表150多人一起,怀着振奋和激动的心情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作为基层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心理学院在课程融入、科研融入、实践融入、生活融入的“四融入促内化”思政引领模式下,探索推行本科生思政导师制度,构建真正有效的思政教育途径和方式,力求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每一位具体的学生身上。我们要牢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的嘱托,引导学生发挥心理学专业特长,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书写不平凡的青春。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 詹清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奋,也感到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青年成长,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睿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和新举措。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牢记初心和使命,把法治教育融入到法治建设中,致力于为法治中国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国际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刘邦卫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的影响力”“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我尤为深刻,结合我们学院国际化办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坚定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创新开展学生工作,打造国商特色的学生工作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国际化人才培养,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梦、华师梦、中国梦相融合,真正做到“立足本土、融通中外、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在国际交往中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行知书院副院长、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唐小煜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会明确党的中心任务,学校有新的发展规划,我们也有新使命新担当。汕尾校区学工人提出“一贯穿二协同三育人四融合”的工作思路,立足学校发展大局,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创新人才,以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和书院建设为契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特色化培养,在新师范、新工科、人文艺术、综合素质教育等领域,突出协同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历史文化学院辅导员 陈启萍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我倍感振奋。作为辅导员,我将立足学院专业,引领大学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史学青年党建服务队,通过名师讲坛、红色研学、党史课堂、红色人物访谈、红领巾宣讲等鲜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特色,通过“导、学、研、访、宣”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新模式,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文学院辅导员 董光柱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为高校青年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学生政工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必须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展现新作为、干出新气象,以实干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任务。

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辅导员 范骏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作为一名党员、辅导员,面对新时代大学生这样一个青年群体,我深刻认识到要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发展,锐意进取。阿伯丁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除了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专业过硬的专业人才之外,也要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对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行知书院辅导员 张蔚昕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千千万万的青年学子都将参与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当中,作为一名思政专项辅导员,更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理想信念,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团结引领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探索“思政+美育”的学生工作形式,以更生动的形式培育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字号:
微信
抖音
校报
微博
电子邮件
xiaobao@m.scnu.edu.cn
访问量
累积:202757149
今日:82236
版权所有
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01-2024
news.scn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广州可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