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由音乐学院党委主办,学院团委协办、“聆听音乐”专业教学实践团队承办“青春心向党”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暨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成果汇报。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学院创始人雷雨声教授受邀出席,音乐学院和化学学院党委、团委、学院2022届毕业生代表及课程团队师生参与活动。
聆听音乐:发挥红色经典音乐作品的独特育人功能
项目负责人音乐学院声乐教研部主任卢清丽教授就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大学生歌唱表演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进行项目阶段性实践成果汇报。卢清丽教授所组建的“聆听音乐”专业教学实践团队,由文学院吴敏教授进行理论指导,由其本人及音乐学院李卢泰龙老师为主讲、王顺仪老师担任艺术指导,秉持立德树人理念,坚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红色营养,演绎、创排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在为我校学生开设通识课程《中国民族歌剧》的过程中,项目组通过对中国优秀声乐作品和民族歌剧经典唱段如《绣红旗》 、《扎红头绳》等曲目的历史背景及创作资料介绍、现场示范和演唱技法指导,突出课程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朋辈带动:搭建各专业学生互帮互学的美育实践平台
音乐学院、化学学院、文学院、法学院、体育科学学院等多个专业学生一起学习,同台演出,零基础、从未接受专业训练的同学在专业老师和同伴的鼓励带动下推开艺术之门,实现表演的梦想,在舞台上一展才华。“第一次接触专业的歌唱方法,我感觉很奇妙。”来自体育科学学院的刘铭贤同学说。参与课程学习的同学在日常教学与排练中热情高涨,在团队协作与创编中研磨切磋,排出独唱、重唱、小组唱、歌剧选段等多个作品呈现于舞台。项目组还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桂梅与“坚贞不屈的巾帼英雄”江竹筠的故事进行舞台剧创作,讲述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初心与信仰,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化学学院35名学生作为汇报演出中一支非专业演出团队,参与了开场节目《万彊》和大合唱《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演出,令在座观众眼前一亮,展现了本次课程学习成果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传承接力:团歌创作者雷雨声教授现场授课
共青团团歌曲作者雷雨声老教授现场聆听新一代青年们的歌唱,坚持长时间站立作主题授课,与青年大学生面对面,亲自讲述团歌背后的故事。他说:“我们是五月的花海,我们是初生的太阳,青年人是最朝气蓬勃而又孕育无限希望的。”他希望青年能在唱团歌的同时,感受到歌曲的意义和时代的召唤,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担当起国家兴盛、祖国富强的责任。他深情寄语正值毕业季的同学们:“用青春去拥抱时代,用生命去点燃光辉的未来!”在场的师生深受教育,毕业生们更是倍感振奋,全场掌声久久不息。
化学学院党委书记陈相光在观看汇报演出后表示:对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实践机会,雷雨声老师给同学们上了最好的一课,对大学生有很大的触动与激励,也凸显出了美育教育浸润心灵的功能,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下,用音乐用艺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形式的课程活动效果非常明显。“我看到了新旧时空中的传承,这使我大为感动!”音乐学院党委书记余庆对90岁高龄的雷雨声教授能亲临现场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对毕业生们提出期许,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庚续红色血脉,学习前辈们的精神,接过历史接力棒,用青春之智慧和汗水书写青春之担当和作为,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赛道上跑出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