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校团委、华师附小主办,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地理科学学院团委承办的第二期“大手牵小手,校园科普行”研学活动顺利开展。
“大手签小手,校园科普行”研学活动包括生物标本室学习参观和听科普讲座等活动。在生命科学学院标本解说队队员的带领下,华师附小六年级的学生们观察到长颈鹿、大熊猫和猩猩等动物标本,了解了不同标本的制作方式,并且沿着进化的思路依次观察了从水生至陆生的动物标本,从不同角度对动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场氛围热烈,学生们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想,志愿者们热心给予学生们回答。
参观标本馆后,生命科学学院汪蕾副教授、地理科学学院郭程轩副教授和李卫红教授分别以《海洋精灵——珊瑚》、《生态文明:我们的绿色、健康精神家园》和《用百度地图游世界认识地理信息》为主题开展科普讲座。生科院汪蕾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珊瑚这种美丽的生物,接着从珊瑚数量锐减的角度讲述了保护珊瑚的重要性。地科院的郭程轩老师给同学们讲述了何谓生态文明,如何践行生态文明。李卫红教授从百度地图说起,向同学们讲述了怎样认识地理信息。生动清晰的讲解让同学们反应热烈,乐在其中,收获满满。六年二班的阳同学说:“此次活动我盼望已久,不但看到了逼真的动物标本,还知道了好多有用的科普知识,有趣又有用。”
“校园科普行”活动每年举办两次,参与活动的20名志愿者由学校“未来教育家”学员和相关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组成。通过活动,华师附小的同学们从对标本的具象观察中对自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讲座中获得了对生态保护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也为师范生开展教育实践提供平台,实现双向互动成长。活动调动了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及“未来教育家”志愿者积极参与,打造生动科普课程,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基础教育。
(摄影 黄健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