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熄的火种:抗战时图书仪器的流徙

2015-03-26 10:06:55
岁月钩沉图书仪器

抗日战争期间,华南师大前身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历经长达9年的辗转迁移,终于在1946年迁回原址。

从广东罗定榃濮到郁南连滩,复员委员会雇用15艘木船,装载图书仪器、家私、校具及员生行李等,其中图书69箱,理化生物各系仪器170余箱,抵连滩后,即转雇8艘大船,直驶肇庆,再改用拖轮到达省会。那时石榴岗的建筑物已破败不堪,附属设备荡然无存,这种情况下图书仪器保存尚好,无疑是令人欣慰。

当时的设备,不计房舍,共有理化、生物、地理、社教各项仪器标本约8000余种,图书99000余册,其中有不少海内绝版和孤本书籍,所藏方志,堪称岭南独富。这样的图书仪器,在当时西南各省大学中可谓第一。

图书仪器的“独富”,是因为学校始终注重地仪器扩充和图书收藏工作。勷大时期,馆藏书目就有45000之多,而且各种图书俱用闭架式储藏。教育学院时期,中国古籍和西文书籍数量相当,馆藏图书中有为数不少的日文书籍、西文杂志和西方地图。

搬迁仓促,要保全图书仪器实属不易。1937年10月,梧州遭日机轰炸,学院由梧州乘船出发,再次迁移。由于林砺儒与广东省石井兵工厂厂长钟道昌交谊甚深,图书仪器设备和全院师生分别搭乘兵工厂运输船溯西江而上,安全抵达桂东南的藤县禤州。

1938年10月,日军从大亚湾登陆攻陷广州,学院在乳源上课才一周,得知日军快到面前,傍晚徒步西行,翻越极高的秤架山,餐雨露宿至连县东陂。在连县南迁罗定时,在郁南河口碰见日军渡河,赶紧将船驶向下游的西坝,于夜黑风高中将图书仪器一箱箱埋在沙坑内,覆盖蓬草,天亮后敌人便入村,师生则在万山丛中的小村子躲了10多天,一度粮绝,所幸安然度过这场暴风雨,图书仪器完好无缺。同时间在兵火流离中辗转搬迁的中山大学,图书仪器则损失巨大。

战乱导致学院没有固定的图书馆。每到一地,学院或借用课室或租用酒栈,用以上课或住宿,图书仪器就如同打游击战所带的干粮,有时候还来不及打开吃上一口。然而许多青年学生以一种救国情怀,读书废寝忘食。时值文理学院迁至连县东,图书馆设在一座庙里。大殿四周摆满了书柜,中间作为阅览室,学生可以自行取出图书在室内阅读,夜间用汽灯照明。就算是这样的条件,去图书馆看书的老师和学生仍很多。老校友黎品回忆,他就是在那儿看完了两卷《资本论》。

另外,学院拥有的仪器也得到妥善保管,生物系的学生由于每人都能有一台显微镜上课,显微技术甚至比之前要熟练。回迁石榴岗,学院图书仪器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增加,“这不能说是侥幸,实在是前人汗血的结晶。”时任院长何爵三如是说。

抗战后,外国书报无法购买,学院就尽可能在国内想办法。这个时期的图书馆,保管了广州市立图书馆五六万册藏书,大部分是地方志与珍本书籍,多是南中国的精品。图书资料因而大为充实。

数载播迁,几经危难,唯有图籍仪器,极少缺失,与年俱增。文理学院重视图书仪器的思想能在战火硝烟中得到贯彻,委实是一个奇迹。这些图书仪器的保全,像是一颗火种,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在万千学子心中燎起熊火。(本文摘自《木铎金声:华南师范大学八十年》)

作者/通讯员:詹集慧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郑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