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脑科学与康复医院研究院(以下简称“脑科院”)201会议室召开。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郭爱克院士、副主任谭力海教授等全体委员,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卫华,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心理学部主任莫雷教授,华南师范大学脑科院院长、实验室主任翁旭初教授,心理学院党委书记蔡晓平、院长何先友教授,教育科学学院卢晓中教授,教育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张学波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蒋运承教授,职能部门科技处副处长邓开喜,以及实验室骨干成员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马卫华在会议致辞中总结回顾了实验室建设历程,指出在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脑认知与教育科学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实验室提出了建设要求和目标,希望在各位委员、领导、专家的指导下,履行职责,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
随后,在郭爱克院士的主持下,委员们认真听取了翁旭初教授关于实验室建设情况的汇报,肯定了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实验室管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许多见解深刻、角度新颖、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意见建议,希望实验室继续加大科研创新,紧密对接国家与区域创新发展需求,解决脑认知与教育的重大科学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支撑。接着,经实验室委员认真审议与讨论,一致同意通过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
莫雷教授指出,实验室融合了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聚焦学生的教育和长期发展,定位清晰明确,对接国家推进素质教育的需求,既体现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师范特色和学科优势,也体现了国家脑计划在认知相关的脑疾病障碍诊治、儿童青少年脑智的开发、类脑计算和脑机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目标。希望实验室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抓住中国“脑计划”的重大机遇,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在下午的学术研讨会上,实验室成员就各自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深度的分享与交流。实验室副主任陈琦教授分享了《动态环境下学习和决策的计算神经机制》;教育科学学院宋宇副教授分享了《区域教育治理大数据与智能课堂教学分析》;脑科院胡春研究员分享了《微管调节蛋白与树突发育》;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詹泽慧教授分享了《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跨学科学习》;会议还邀请了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姚顺博士探讨了《基于观影模式fMRI技术的脑肿瘤患者语言区定位研究》。与会人员根据汇报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翁旭初向与会人员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表示会认真听取和采纳专家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学术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将为实验室的发展战略规划、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部署与管理、开放交流与合作,以及实验室科研水平与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实验室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脚踏实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附注:
脑认知与教育科学重点实验室 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于2020年11月通过教育部论证。该实验室建设以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优势学科为依托,立足于脑科学研究国际前沿,聚焦学生学习创新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与培养,对接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大需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创新中心的内在需求,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与应用研究,解决脑认知与教育的重大科学问题,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体系和解决方案,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全国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本实验室多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形成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 创新学习过程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方向2 心理健康维护与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研究;
方向3 脑认知情绪障碍发生机制及干预研究;
方向4 认知与健康素质互联网测评大数据研究。
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页链接:http://bces.s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