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传承与延续17年的乡中情

2014-07-11 08:56:04
岁月钩沉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通常是大学生参加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每年5月,各学院、团学组织和社团贴出“招贤令”,为下乡队伍广纳人才;6月,开展写方案、交申请、准备物资等筹备活动;7月中旬,在炎热的酷暑中,三下乡队伍奔赴各地,开始为期5至10天的下乡社会实践。

下乡队伍从10几支到217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团中央首次号召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团中央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第二年,“三下乡”活动便在全国各高校正式开展起来。

早在1996年,华师就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据校团委老师介绍,刚起步时只有10几支队伍。到2005年,“三下乡”队伍已有100支左右。再到2013年,共有217支队伍5000多名学生参加“三下乡”。

对学生来说,三下乡是走出象牙塔,亲身体验基层生活和生产,了解乡村发展实际的机会。有带队老师说,不是亲眼所见,学生们几乎不敢相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广东农村,还有孩子没有鞋穿甚至没有裤子穿。秉着“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华师学子们主动接触农村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支教中。十多年前,学子们结合专业和当地孩子的学习课程来设计支教内容。现在,不仅教导课本上的内容,大学生们还会向当地孩子介绍各种社会现象。

下乡期间,学子们通过对农村的观察,形成调研报告,为改变农村面貌尽绵薄之力。据校团委统计,最近四年来,各学院三下乡调研报告共827篇,报告涉及农村留守儿童、农村教师、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转型等方面,内容详实,为当地政府的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收获真挚的感情

三下乡的衣食住行都要同学们自己解决。原教科院团委指导老师、现心理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黄学超说,2003年带队远赴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三下乡时,伙食在当地解决,但镇子上只有一家餐馆有米饭而且还要提前预订,只能去适应当地的面食习惯。

2010年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三下乡负责人小颜曾算了一笔账:在下乡期间,他们每餐都有两个菜,但每天伙食费每人才1.1元。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黄荣晓说,在带队三下乡过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和老乡一起挖莲藕。从泥泞的田地里把莲藕挖上来后,大家浑身是泥,但捧着亲手挖上来莲藕开怀大笑,这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经历。

短暂的相处,让队员与当地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历史文化学院学生小吴至今还记得2013年夏天离开南海九江镇那天的情景,“坐在回校的车上,我满脑子都是那些孩子的脸庞和泪水。”下乡期间,小吴第一次被学生当成老师对待,责任和荣耀顿时油然而生。

三下乡结束并不意味着就与农村孩子们断了联系。心理学院学生小黄在支教时担任班主任,至今学生还会打电话来咨询中考报志愿的问题。2008年在龙川县登云镇三下乡的队员,曾接到当地一位学生的电话说“老师,我起床读英语了,你教我们英语要多读,我读完英语后再去做家务。”

让三下乡更加有实效

“对大学生来说,能够有一些感悟和体会,尽微薄之力,帮忙解决一点问题,效果就达到了。”校团委向娟老师说,“不可否认,三下乡对当地的帮助,学生的力量还是很单薄的,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作用要远远大过于对当地的帮助。”

2008年开始,学校为三下乡活动制定出更长效更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提出项目化、社会化、基地化、课程化和专业化等三下乡五化标准。其中,基地化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帮扶不持久的问题。

今年,心理学院青协红会将到雷州市纪家镇教堂村先锋小学三下乡10天,并与先锋小学共建实践基地,今后,心理学院青协红会每年都将在先锋小学三下乡。

作者/通讯员:薛冰 吴启涵 王颖文 | 来源:未知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