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至3日,学校在石牌校区召开2021年暑期工作研讨会。会议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助力广东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指示精神,科学谋划学校“十四五”时期各项重点工作,通过专题报告、分组研讨、集中汇报等方式重点研讨教师教育和国际化两大议题,加快推进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会议由副校长马卫华主持。
会上,校长王恩科以“集思广益谋发展,凝心聚力开新局,加快推进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题作动员讲话,对学校上半年整体工作进展作了总结回顾,指出存在的短板弱项,并结合当下教育形势的发展,谋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王恩科表示,上半年以来,学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打好了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攻坚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育、教师教育、科研创新、南海校区和汕尾校区等重点领域成绩可圈可点,整体事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上的良好态势。
王恩科指出,学校在对标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广东省的殷切期盼,对标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对标兄弟院校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突出表现在办学综合实力提升不够快速、“双一流”建设成效不够显著、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不够凸显、人才引育工作亟需优化调整、国际化合作办学水平不够高、综合改革整体推进不够深入六个方面。基于对国家教育形势、高等教育形势和广东教育发展形势的研判,他强调要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谋划好学校发展,做好学科建设、人才引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大学治理六大重点工作。
会上,相关负责人围绕会议议题作专题汇报,相关代表作典型发言。教务处处长熊建文汇报了本科师范生培养工作情况,介绍培养特色与路径,面临的挑战和思考对策,并提出华师师范生特质脸谱的设想。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卫以“教师教育学位点建设和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为题作汇报,从规模与现状、问题与挑战、探索与行动三方面展开。人事处处长陈殿青作关于学科教学法教师队伍建设的报告,介绍队伍现状和探索改革方向。教师教育学部部长王红作题为“推进‘教师培训3.0’,强力支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介绍教师培训的发展历程和教师教育质量监测功能等。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谭伟红就学校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进行汇报,从主要进展、标志性成果、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四方面展开。此外,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谷红丽以“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粤东西北地区乡村外语基础教育帮扶活动”为题作典型发言,介绍帮扶活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刘晓东、黄牧航教授分别从历史文化学院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和历史教育专业“教研训”一体化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分享经验做法和心得体会。
下午,与会人员分为九个小组围绕会议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其后,各组召集人分别向书记校长汇报小组研讨情况。与会人员均对王恩科校长的动员报告表示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并就学校教师教育、师范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3日上午,副校长陈文海和副校长杨中民分别就教师教育和国际化两个议题的研讨成果作了报告。陈文海以“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发展源流及主要特色”为题,介绍学校师范专业的设置源流和教师教育主要特色,并就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对策。杨中民作题为“立足新发展阶段,科学谋定学校‘十四五’国际化战略”汇报,分析现实基础和形势发展情况,结合学校国际化战略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提出五大战略任务和战略举措,不断完善国际化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化办学资源保障。
会上,学校党委书记朱孔军作题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加快建设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的总结讲话,围绕会议议题提出意见。他指出,构建师范大学北上广三足鼎立格局,核心在突出教师教育优势、强化师范办学特色。对于今后的教师教育如何发展、如何突围,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建强教师队伍是关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目标。其次,对标“世界一流”促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重点在加强教育交流、扩大对外合作。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凝练工作思路,谋划下一步工作重点,要做有侧重的、可持续的、讲政治的国际化。第三,实现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关键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在抓好“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合理想与可操作、固根基与扬优势、扩规模和提质量、立当下与谋长远等几个关系,扎实推进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全校上下要永葆解放思想的勇气,永葆实事求是的作风,永葆攻坚克难的韧劲,永葆团结合作的格局,为建设更加向上有为、美好和谐的华师不断奋斗。
全体校领导、党委常委,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机关部处长,南海校区管委会主任,汕尾校区管委会主任,校工会主席、教代会主任,校团委书记,各二级单位(含附属单位)党政正职,校学术委员会及专门委员会委员,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